读者姚先生致电本报,气愤地讲述了他曲折的购物经历。4月20日,姚先生在曹家渡家具商城内的能会家居展示厅购买了一张2米长的樱桃木材质的大床,全额支付货款后约定5月20日送货上门。5月20日那天,姚先生等到下午两点多钟还没有厂家的信息,便去电问询,厂家回答:我们厂在奉贤,送一次货到市区成本二三百元,今天只送你一家,成本太高了,等哪天有别的货送时再一起送过来。姚先生好话说尽,请求对方无论如何帮帮忙,因为家中的床已经拆掉,家里又有老人孩子,没床影响休息。好说歹说,床终于在傍晚六七点钟送来了。待新床安装好,把相配的席梦思放上时,刚松了口气的姚先生又抓狂了:床无法和席梦思匹配,原来是1.9米规格的。厂家倒是爽快答应:23日再送2米的来换。可到了23日,等了一天,厂家音信全无,姚先生电话去问,对方回答26日送。结果26日又是空等一天,再问,又说月底送。到了30日,又说床还没做好,要6月8日送。6月8日还是没送来,到12日再问,这次说做好了,但不肯送货,理由还是:送你一件货从奉贤到市区运费不合算!
姚先生说,在此期间,有懂行的朋友来家中走动,查看了错送的1.9米规格的床后告诉他:这床的材质不是樱桃木。
本着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记者按姚先生提供的电话联系了曹家渡家具商城的销售人员何女士,她答应联系厂家尽快送货。隔了一天,姚先生回馈:床已经送到,可一看就是赶制的,油漆味冲鼻不说,床的表面很毛糙,根本未经抛光打磨,连送货的人看了都摇头笑了,并拿出砂皮现场打磨了起来,折腾一番看看实在说不过去,又拉了回去……
已经没脾气的姚先生只好继续等待——厂家表示要过个把月再送货。
姚先生感叹:付钱买东西看来也要碰运气!
合同约定的契约也能被厂家无视,更别说“无理由退货”了。看来想让消费者真正成为上帝,还须厂家多一点诚意,少一点敷衍。
本报记者 刁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