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要紧紧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率先走出一条科技支撑作用明显、体制机制活力迸发、服务经济比较发达、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转型之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
结构调整动真格
就在1个月前,随着华谊集团将5、6号焦炉熄火关停,成立50多年的上海焦化首次结束焦化工艺。企业为此减少销售额约12亿元,而上海每年将节约能耗8万吨标煤。
此后,宝钢提出,将在未来5年内,把660万吨钢产能进行战略调整,相应每年减少能耗300万吨标煤,大大超过市场之前的预期。钢铁、化工,是重化工业的标志产业,也是地方做大经济总量的有力抓手。不少人士感慨:“上海的结构调整确实是动真格。”
退,是为了进。在搬迁后的罗泾地区,宝钢将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首期规划产值预计200亿元。而上海焦化早已跳出上海,在河南、安徽等资源大省,就地建设精细化工基地,力争成为中国煤化工行业的排头兵。
数据显示,上海结构调整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初步预计,上半年上海三产的增速快于二产约5个百分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望提高到59%。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到30%以下,来自房地产的财政收入下降10%以上,正在一步步减少对重化工、房地产、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投资的“四个依赖”。
稳中求进抓“三重”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表示,上海要继续突出“三重”,即重要地区、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千方百计抓推进、抓落实。
郊区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希望。6月底,上海松江区发布相关意见,承诺将产业项目的行政审批时间从法定时限的587个工作日,压缩约2/3至186个工作日。
“浦东新区计划用3—5年时间,把前滩打造成上海新的世界级中央商务区。”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表示。前滩的规划面积,是陆家嘴的2至3倍。前滩将吸引为金融中心提供服务的跨国企业地区总部。两者将形成南北呼应、互为补充的格局。
在黄浦江西岸,8.4公里的徐汇滨江岸线即将形成一道新的城市风景。徐汇区委书记孙继伟介绍说,以“东方梦工厂”项目为旗舰,这里将引入TVB、腾讯等企业,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标——“西岸传媒港”。
进中提升看效率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在分析近期的经济形势时强调,要突出稳中求进、进中提升,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真正推进上海的科学发展。韩正表示,提升的质量如何,关乎上海转型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如果说“稳中求进”是前提,那么检验“求进”成效的,应当是“进中提升”。从经济增速来看,上海的这一指标在下降,但下降速度慢于全国。初步预计,上海上半年的经济增速在7%左右,和一季度基本持平。而全国二季度的经济增速可能从一季度的8.1%降至8%以下。
更可喜的变化发生在效率方面。俞正声指出,上海实现转型发展必然会面对许多困难和难题,要进一步增强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坚定性,使经济增长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把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转型发展的核心地位。
用相对较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是转型的应有之义。
在上海实施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功能的提升不可或缺。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表示,上海将争取人民币跨境清算中心的落户,并已得到相关部门积极回应。这无疑将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奠定新的基础。
记者 季明 何欣荣 姚玉洁
(据新华社上海7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