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点
●黑点
沈月明
  沈月明

  某天下班回家行在卢浦大桥上,家里那位突然说了一句:真有不少人把车牌白点涂黑了呢!我听得一头雾水,赶忙请教。她惊讶于我的信息闭塞程度,然后告诉我,据说车牌第一个字母后面的白点,是用来引导监控摄像头拍照的,只要把它抹掉,摄像头就拍不着车牌了。

  为了否认和证明我是“木知木觉”的人,我们一起数起了路上的“小黑点”。“这辆是”“那辆是”“这辆也是”……很快我承认我落伍了。以当晚所见,三成以上的司机“机灵”地抹去了那个小白点。

  这让我联想到曾经非常火热的“电子狗”,据称可提前警告车主前方有摄像头或测速雷达。又想到买车那会儿在汽车论坛遇到的一件奇事,一个北方某市的女孩买了新车,写了个长长的“新手作业”,还秀了张照片——一套假车牌,并大言不惭地称:我们这里每个人后备箱里都有一套假车牌!

  我想如果一个人抹了小白点,装了电子狗,后备箱再放一套假车牌,他大概会觉得自己坐进了装甲车,可以肆无忌惮地超速、闯红灯、逆向行驶了。

  关于小白点的“特异功能”,我特意向上海交巡警总队一位专业人士求证。他回答:纯属无稽之谈!小白点只是普通的分隔符。同时希望我寄语那些“机灵”的司机,谨防害人害己。

  我们大可轻松地笑话那些抹小白点的司机自作聪明枉费心机,但仔细想想他们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足以让人感到沉重。这是对社会规范和公平机制明目张胆的挑衅。而问题真正的严重性,是它的扩散程度。即使以一成计,以上海的机动车保有量,也是一个庞大的人群。

  一定会有人认为笔者大惊小怪,因为很多人沉湎于对法律和社会规范小规模突破带来的愉悦中。比如好吃的觅点野味以求刺激,卖小黄鱼的抹点工业色素以求高价,当官的收点年礼以求小惠,做学问的抄篇论文以求显达等等。但如果法律是一面抵挡野蛮和混乱的墙,犯罪分子在上面凿一个个大洞,司法给力尚可弥补,可如果无数普通公民往上面凿无数小洞,这将是任何社会都不能接受的灾难。

  所以公民的法律责任,不仅仅是发现并夺下犯罪者手里的大铲子,大家还得放下自己手里的小锥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报道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焦点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地产新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生活
   第B18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19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0版:E生活/掌上天地
记者行使采访权何来“风险”?
○白点 ●黑点
媒体观点
避免楼道堆物惹祸需创新管理
阿囡,侬吃呀!
“穷得只剩证书”证明了什么?
请让“路边鼓掌的人”幸福
新民晚报评论A07○白点
●黑点
2012-05-18 2 2012年05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