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下班回家行在卢浦大桥上,家里那位突然说了一句:真有不少人把车牌白点涂黑了呢!我听得一头雾水,赶忙请教。她惊讶于我的信息闭塞程度,然后告诉我,据说车牌第一个字母后面的白点,是用来引导监控摄像头拍照的,只要把它抹掉,摄像头就拍不着车牌了。
为了否认和证明我是“木知木觉”的人,我们一起数起了路上的“小黑点”。“这辆是”“那辆是”“这辆也是”……很快我承认我落伍了。以当晚所见,三成以上的司机“机灵”地抹去了那个小白点。
这让我联想到曾经非常火热的“电子狗”,据称可提前警告车主前方有摄像头或测速雷达。又想到买车那会儿在汽车论坛遇到的一件奇事,一个北方某市的女孩买了新车,写了个长长的“新手作业”,还秀了张照片——一套假车牌,并大言不惭地称:我们这里每个人后备箱里都有一套假车牌!
我想如果一个人抹了小白点,装了电子狗,后备箱再放一套假车牌,他大概会觉得自己坐进了装甲车,可以肆无忌惮地超速、闯红灯、逆向行驶了。
关于小白点的“特异功能”,我特意向上海交巡警总队一位专业人士求证。他回答:纯属无稽之谈!小白点只是普通的分隔符。同时希望我寄语那些“机灵”的司机,谨防害人害己。
我们大可轻松地笑话那些抹小白点的司机自作聪明枉费心机,但仔细想想他们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足以让人感到沉重。这是对社会规范和公平机制明目张胆的挑衅。而问题真正的严重性,是它的扩散程度。即使以一成计,以上海的机动车保有量,也是一个庞大的人群。
一定会有人认为笔者大惊小怪,因为很多人沉湎于对法律和社会规范小规模突破带来的愉悦中。比如好吃的觅点野味以求刺激,卖小黄鱼的抹点工业色素以求高价,当官的收点年礼以求小惠,做学问的抄篇论文以求显达等等。但如果法律是一面抵挡野蛮和混乱的墙,犯罪分子在上面凿一个个大洞,司法给力尚可弥补,可如果无数普通公民往上面凿无数小洞,这将是任何社会都不能接受的灾难。
所以公民的法律责任,不仅仅是发现并夺下犯罪者手里的大铲子,大家还得放下自己手里的小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