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的仓城,景色秀美明丽,人文荟萃丰逸。其中尤以秀野桥的四鳃鲈鱼名闻遐迩。记得孩提时代,家父要我诵读古典诗词,其中宋代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印象很深:“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及长后,有一次到程十发先生的画斋“三釜书屋”拜访,见发老正在一张画桌上挥毫敷彩,一条条头大嘴扁、鳃状宽大,体形如长纺锤的四鳃鲈鱼正跃然纸上,并随之题上了唐代陆龟蒙的诗句:“君往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鲙与莼羹。”对于松江,发老有着深深的乡梓之情,他用惋惜的口气对我说:“我伲松江有三宝,一是《平复帖》、一是方塔、一是四鳃鲈鱼,可是现在前头两宝还在,鲈鱼却几乎绝迹了。”说罢,发老放下笔,边说边深情地在画上钤上了他常用的闲章“鲈乡十发”。
在发老所讲的松江三宝中,《平复帖》、方塔都是物化形态的,唯有四鳃鲈鱼是生命形态的。诚如古人所言:“京洛归来真梦醒,秋风无复忆鲈鱼。”而鲈鱼与松江又有着太多的因缘际会而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情结,前不久我赴仓城采风,首选之地便是秀野桥。
如今的秀野桥,已是一片当代市井风貌,唯嫩绿的河水还在那么悠然地流淌。明清时的秀野桥,是松江西部的商贸繁华之地,其中尤以米市为盛。当时的河道内,驳岸的块石布满了缝隙洞穴,正好供体形娇小的四鳃鲈鱼栖息生长。每到枫叶含丹的秋季,渔民食客多集于此,形成了热闹而独有的四鳃鲈鱼交易市场。
四鳃鲈鱼早在东汉时就成为席上之珍,列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唐代房玄龄在《晋书·张翰传》中载有:“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故宅在松江思鲈巷。西晋齐王司马冏执政时,张翰任大司马东曹椽。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茭白)、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谓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弃官而毅然东归故里。这则千古流传的“莼鲈之思”,可以讲是整个中国鲈鱼文化中的华彩乐章。它凸显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人格和人生追求。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起,由于河道的改建及水质的污染等原因,在秀野桥已难觅四鳃鲈鱼的倩影。为了抢救这松江的千古精灵,1988年,松江鲈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属濒危和珍稀品种。后经过科研部门二十多年的驯养试验获得初步成功,人们终于又能重新品尝到美味的四鳃鲈鱼了。
而今站在秀野桥畔,凭杆临风,真让人遐思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