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停靠着世界最大吨级邮轮的水域,“前世”只是一个仅供货船和摆渡轮来来往往的破旧码头。宝山区旅游局的退休干部胡昌龙说,当年的吴淞口除了一个临江公园之外,其余就是农田和堆场。那些年,他每天看到钢渣“一车车地堆到吴淞来”,使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钢渣地”。在不少宝山市民的记忆里,猪圈、堆场、农舍就是吴淞码头周边区域的全部。
随着宝山建设的发展,这片曾经的“钢渣堆场”也渐渐蜕变迎来新生。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功能性项目,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于2008年12月20日正式开工,历经近三年的建设,2011年10月正式开港。
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由引桥、水上平台、客运大楼和码头四部分组成。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码头客运大楼建在水上平台之上,由500多米引桥与陆地连接,客运大楼外形宛若水中生出的一只银色巨贝,恰似孕育在三江交汇之处的一颗明珠。它与引桥呈“T”字形布局在吴淞口,远远望去又像只眼睛,便得“东方之睛”的美名,寓意“滨江新区,放眼世界”。
刘金凤 邵舒浩 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