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田沁鑫谈中国原创音乐剧新思路
~~~——田沁鑫谈中国原创音乐剧新思路
~~~——田沁鑫谈中国原创音乐剧新思路
~~~——田沁鑫谈中国原创音乐剧新思路
~~~——田沁鑫谈中国原创音乐剧新思路
     
2012年09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桥》沾上欧美味
过去变成“未来时”
——田沁鑫谈中国原创音乐剧新思路
陶禹舟
■原创音乐剧《天桥》彩排照
  由田沁鑫和北京歌剧舞剧院联手打造的原创音乐剧《天桥》今晚将于北京国安剧场首演,在舞台上再现老北京的娱乐地标。昨天,导演田沁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畅谈了她对《天桥》和中国音乐剧的理解。

  复原老北京娱乐城

  田沁鑫总是在跨界,尝试执导不同形式的戏剧,但她却否认这是一时的心血来潮。田沁鑫说,1993年她在英国第一次看音乐剧,“当时看的是《悲惨世界》和《猫》,那种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和演员直接的情感表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后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参与音乐剧,我要复原记忆中那样的音乐剧气质。”

  《天桥》讲述了晚清天桥地区几位青年艺术家在辛亥革命带来的新思潮冲击下,放飞梦想、释放爱情的故事。这个题材也深深地吸引了田沁鑫。“我是北京人,但一直不知道天桥地区原来还真有一座桥,民国时那儿有很多艺术家,它就像是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一样的娱乐城,而不是印象中桥毁了之后的贫民聚集地。所以我一下就有兴趣了。”舞美设计上,该剧将各种天桥的繁华元素抽象提纯,使舞台呈现一种琉璃的质感。“历史上天桥的繁华现在看来像个梦,我们会用现代的眼光和审美,将这个梦复原到舞台上。”田沁鑫说。

  探索音乐剧新思路

  此前,田沁鑫曾执导过音乐剧《白头叶猴》和《电影之歌》,但她认为,这两部剧或多或少有些缺陷,“作曲基本还是流行歌曲化的。”在《天桥》中,田沁鑫进行了新的探索:“作曲结构上尽量达到音乐剧的气质,摈弃掉流行歌曲化,演员歌唱也要求叙事强过抒情。”同时她还在剧中加入了一些中国元素,“比如北京的曲艺和建筑,中国人的吐字归音。观众看到的《天桥》,将是一个具有欧美音乐剧特点,并有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在内的音乐剧。”

  此次执导《天桥》,田沁鑫也希望能为中国原创音乐剧打开一个新思路,“我们的创作人员经常会被自己禁锢住,认为音乐剧不能演过去年代的故事。事实上西方许多经典音乐剧,比如《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古典题材。”因此,田沁鑫在《天桥》中带领创作人员“摈弃了对题材跨度的瞻前顾后,学习西方音乐剧的表现手段,按现代人的情感、思考方式把过去变成未来。”她坦言,这个创作过程也是一个“洗脑”的过程。

  驻京见习记者  陶禹舟(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起航蓝水“辽宁舰”正式入列特别报道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十年之变
   第A09版:十年之变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热线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特别报道
   第A26版:专题广告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家居装潢
   第A31版:阳光天地
   第A32版:家居装潢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职场方圆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9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九月热播抗日剧 制作粗糙佳作少
“曹操”变得爱撒娇
《天桥》沾上欧美味 过去变成“未来时”
“章”变低调“张”变霸道
“雪姨”想靠“协议”翻身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3《天桥》沾上欧美味
过去变成“未来时”
2012-09-26 2 2012年09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