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泰州城小,人少,但建设美丽生态的决心并不小。前不久,我们召开了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确定了泰州生态文明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15年创成国家生态市;第二步,经过两三年努力,把泰州基本建成具有亮点、特色和优势的生态名城;第三步,比全省提前两年,也就是2020年创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目前,泰州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位居江苏前列,已先后建成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所辖的靖江市、兴化市和泰兴市已全部创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杨峰副书记感慨地说:“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好不好,不是专家说了算,也不是考核说了算,归根结底要老百姓都认可,要让生态文明写在百姓的笑脸上。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泰州人,也是个永久牌的泰州干部,搞好泰州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为我们的未来幸福生活和子孙后代负责。”
根据泰州的十二五规划,泰州未来将基本建成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和谐共生的生态名城。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泰州多年来积极接轨上海、服务上海、依托上海,策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不仅上海的发展注入了“泰州元素”,泰州的发展更拥有了强劲的“上海动力”,形成双赢格局。
杨峰副书记笑着说:“现在,泰州已经进入了上海两小时经济圈,来泰州自驾游、看油菜花、体验慢生活的上海人越来越多,泰州已经成为了上海的后花园。而泰州的绿色农副产品也在越来越多地运往上海,搞好泰州的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泰州的水土,也是在保护上海人民的舌尖。”
本报记者 徐利刚 梅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