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一词的现代意义主要指完毕,即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并不再继续。这个表示“终了、完成”的意思,其来源主要是历史上的服饰的穿着方式。
“结束”早先用于以布或麻类织物扎缚或捆扎,一般表示装束的动作。“结”指中式衣襟穿毕系上短带使不散开的动作,就是穿好上衣后扎起来打个结;“束”是扎上腰带使不松不散的动作,就是指扎上带子。由于“结”与“束”都是服饰穿着动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打了结、扎了束”就是装束完毕或是“穿好了”,所以“结束”渐渐从装束停当演变为“完毕、终了”的意思。“结束”用了绞丝旁的“结”字和表示捆扎意思的“束”字,分别从行为程序的完毕表明了词语的物质来因,同时也以文字物证显映出中式服装款式的历史图样。从文字的角度,又可以认为其形象地记载了古人服饰中前襟右衽款式和打结扎束的图像。由此,也佐证了表示“完毕、完了”用上绞丝旁的“结”与会意字“束”的合适理据。
这项用法,在唐代杜甫诗中有“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元代又有白朴“把箇太真妃扶在翠盘间,快结束,宜妆扮”。早期白话中的“结束”也多指装束、打扮的一个程序。到了现代,叶圣陶先生《旅程的伴侣》中有“身上穿着布袄,结束整齐,且又清洁。”其“结束”亦指装束或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