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爱人商量,今年清明节我们要回老家去,回去听双方父母讲讲过去的往事。
大概是在六年前,父亲生病,让我真正意识到父母年纪都已大了。那次,听姐姐说父亲患病住院,我赶紧向单位请好假赶回老家。在医院陪伴父亲的日子里,除了生活上一些照应外,我就是和他讲讲单位的事,讲讲小家庭的事,也听他讲讲过去的往事,特别是爷爷奶奶那个年代的事。从小到大,我一直忙于学习和工作,很少有时间听父母讲生活上的事情,更加没有时间听他们絮叨年轻时的往事,特别是更前一辈的往事。那次在医院陪伴父亲,我真的震撼了,原来父母亲记忆中有那么多往事没有时间对我们说,而且,那些东西对我们了解父母、了解祖辈、激励自己、传承文化又是那么的宝贵。
从那以后,我就非常珍惜逢年过节回老家的时光,减少了和同学、朋友的吃喝玩乐,增加了和父母团聚的时间。为了能够更多地陪伴他们,更多地听他们讲述我从来不知道的往事,单独回老家的时候,我甚至不住自己的房间,直接在他们房间搭张床,就这样醒着就聊、困了就睡。几年的工夫,我听到并记录下了许许多多传递能量、激发干劲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年轻时的陈年旧事,这往事如一杯琼浆,分外香甜;这些事如璀璨花朵,分外动人。正因为听说了那么多的往事,我对事业和人生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尽管这五六年一直在听父母讲故事,但我感到这还不够,我还得继续听,不但听,还得把这些记录下来,不断地激励自己。等孩子们长大了,我再讲给他们听,鼓励他们沿着祖辈的足迹奋发图强、多作贡献。前面这些年,我听父母讲了不少往事,下一步,在继续听父母讲往事的基础上,我还将和爱人一起,也多听听岳父岳母的故事,特别是更长一辈的往事,积淀他们的经验、体会,发扬他们的传统、精神。国家现在非常注重整理历史,注重以史为鉴、以史育人。作为家庭,作为我们年轻的一代,我觉得,也都要尊重前辈的故事,从前辈的足迹中汲取营养、激发动力。
清明节越来越近,我对回老家听老人讲往事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