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是我国庆节前新认识的印度朋友。节前我接到他助手的一个电话,问我们这里有没有土地,他要到我这里投资办工厂。
作为招商办负责人,我当然是热烈欢迎。节后上班我打电话给迈克,问他是否过来考察一下。他说,节假日期间他已来我们这里考察过了,还去了北面的大丰。这让我很意外,也让我懂得了迈克与我们不同的办事风格。当我们沉浸在节假日的欢乐时,迈克却在为自己的事业奔波。
根据迈克的要求,我提供给他一块地。他说没时间过来,我说我去他那儿。于是我带着我镇工业园区的规划图,那块地的位置图,我们的服务,优惠政策,园区环境等具体情况介绍,立刻去迈克先生的公司,洽谈了主要条款,达成了初步协议。
迈克答应我们第二天来签约。然而,三四天后都没有消息。我觉得不对劲,赶紧联系他,而迈克却有些支吾。他说,在我们南面的那个镇,给他更优惠的条件,也就是在那天,我们前脚刚走,他们后脚也到了。当然,我们有的优势,有一些是不可复制的,比如区位,交通等。但迈克还是希望我们也能给他同样的优惠。
我们经过研究,既然人家能给的优惠,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于是,我答复迈克。迈克说,同样的条件,他还是选择我们。迈克是很精明的,他节日期间来考察时,也去过那个镇,接触了那个镇的招商人员,他是要做一个比较。
签约时,我们按惯例,投资方是要交协议保证金的。但迈克不同意。当然我们也不便坚持,他不投资,对我们而言,也没有损失。但协议签了一个礼拜后,迈克又悄无声息了。联系他时,他又支吾起来。问他什么问题,他说,另一个和我们相邻的镇,区位条件也差不多,也派人到他公司里,动员他去那里投资,答应送地给他,还说签约只要没交保证金就可以重新选择。惟一的条件就是当年十二月份前要有注册外资到账。
这对经济实力不太雄厚的迈克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诱惑。而迈克作为一个商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投资成本的最低化,也是很正常的事,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自己,镇与镇一再相煎何太急?自相残杀,自家拆台,恶性竞争,把迈克教得更加精明。相反,迈克问我:那个镇能给这么大的优惠,你们为什么不能?是不是你给我的优惠没有给足?这才是让人更加郁闷无语的地方。
如今一些地方的招商,竞争的是资源,是一种非理性的。结果是招商的个人失掉了诚信,地方政府失掉了公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连迈克先生也弄不懂我们这是为何?但行政的割据,不是一个镇,或一个县市能解决的,这种状况,还将会在一定的时间内继续。想起我们一些出口企业,为了争夺国外市场,也是一个劲地自相杀价,最后损失的是我们自己,得实惠的是国外消费者。
不得已,我们再做了一些让步,但绝没有送地给他这样的“优惠”。然而想不到的是,迈克还是选择了我们这里。他说我们是真诚的。只是我不希望,再有另一个迈克来投资的话,我们依然还要重复昨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