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职场经历的人,都能一眼看明白,乔莉在上司怂恿下的越级小报告,表面上赢得漂亮,实际上却成了上司功劳簿上的炮灰。这样的一时之快,只有乔莉这种直肠子、又没心机的职场菜鸟才敢做,而且还做得大义凛然,仿佛整个世界等待她来拯救。却不知,最需要拯救的其实是她自己。
在做一件被别人要求的事之前,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他要求我这样做?如果这件事是他的分内事,为什么他不愿自己做,而是拜托我代劳?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蹊跷?如果乔莉能在越洋告状之前,想一想这些问号,想一想为什么上司不能直接联系总部,而要她这个最基层的员工跨几级汇报,也不至于被上司利用。
艺术虽然高于生活,毕竟仍来源于生活。所以,即使我有点瞧不上电视剧中乔莉的“不专业”,但也不能自大地认为自己就一定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很有可能,在不经意之间,我们在电梯间里与大老板的一句闲聊、在微博上的一句抱怨,就被别有用心者曲解为越级汇报甚至越级小报告,从此在上司心里栽下一根深深的刺。
隔壁部门有一位员工,仗着资格老,经常跳过部门经理,直接向大老板献宝。据说,他经常能用三寸不烂之舌忽悠老板,让老板关照大家全力配合他的计划。
起初,大家虽然对他的这种做法有意见,但仍看在大老板的面子上,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可是,后来某次一个巧合,他的上司和大老板谈起他正在大张旗鼓搞的一个项目,真相这才曝光——原来,大老板只是出于风度,面带微笑、饶有兴致地听完了他的一次次激情演说,然后颔首鼓励。他居然就拿着鸡毛当令箭了,把老板的礼貌夸大成倾力扶持。
真是晕倒!这样大张旗鼓越级汇报、还假传圣旨的人,居然能大行其道。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到了怎样“一言堂”的地步?明明很容易戳穿的谎言,居然能长期有市场,这说明,有病的不是这个老员工,而是我们的制度。只有在专制的企业里,这种不上台面的做法才能行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