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级汇报,一直被视为不可踩踏的“雷区”,处理不当,不但得罪上司,在高层那里也落下坏印象。
然而理性的认知常常无法左右感性的冲动。由于性格使然,我还是闯过几次雷区。
几年前,我有一个关于课程改革的想法,具体思路就是要针对学生实际,重组教学内容,对教材作大胆取舍。我在部门工作例会上谈了看法,希望得到支持。遗憾的是很久没得到回应。半年后,有幸参加学院的教学工作座谈会,会上几次想谈及这个话题,却欲言又止。原因是部门领导没有参会,我在这里谈,虽然也算在大庭广众面前,但多少有“越级”嫌疑,万一他不高兴怎么办?但最终,我还是没有“憋”住。说服自己的理由是,谈教改想法,目的是为了教学,又不是图私利,坦坦荡荡的事,何必瞻前顾后?正好领导点名,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说了一遍。院领导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会后还和我作了个别交流。
最近一次的“越级”汇报就在几天前。期末大考的日子里,学生都在紧张地考试,校园里突然发出了“不和谐”之声——某施工队在教学大楼底下摆开架势开工,一时间机械声刺耳。我把与该项施工作业可能有关的部门梳理了一遍,逐家打电话均无人接听。后来好不容易打通了学院某行政部门的电话,回答是让我自己处理——真亏他们说得出口,我一普通教师怎么处理?于是,我拨打院主要领导的电话,领导马上责成有关部门出面叫停。
类似的经历还有过几次,开始有些纠结,但事实上“地雷”没有踩响,没觉得给我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不过话也得说回来,越级汇报毕竟是非常态之举,要把握好度。首先心一定要“纯”,要真正从工作出发;其次,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