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香港旅发局提醒消费者及时向有关机构求助
~~~香港旅发局提醒消费者及时向有关机构求助
~~~香港旅发局提醒消费者及时向有关机构求助
~~~香港旅发局提醒消费者及时向有关机构求助
~~~香港旅发局提醒消费者及时向有关机构求助
~~~香港旅发局提醒消费者及时向有关机构求助
~~~香港旅发局提醒消费者及时向有关机构求助
~~~香港旅发局提醒消费者及时向有关机构求助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店员“以斤变两”瞒骗内地顾客
香港旅发局提醒消费者及时向有关机构求助
  据新华社香港12月12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有内地旅客向该报投诉,指早前在尖沙咀一家中药材店内,被未有提及计算单位的店员口头游说购买“500港元花胶”,但在花胶切碎后,被索价8000港元,怀疑被店员“以斤变两”的手法欺骗。该报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并非单一例子。

  一内地旅客告诉香港《文汇报》,早前到尖沙咀海防道某中药材店购物时,被店员游说购买花胶(海产品),初时店员表示店内花胶只售500港元,但期间却从未有提及任何计算单位。店员在事主首肯后,随即将花胶切碎并进行包装。

  不过,在事主签收信用卡单据时,却发现已被店方收取8000港元,与原本500元的预算相差甚远。然而,店员解释称,500元是每两价钱,若以香港“一斤十六两”的方式计算,每斤花胶总值8000港元。由于怀疑被店员以“斤变两”的手法欺骗,事主要求退款,但店员却声称,花胶已被切碎及包装,故不能退款。

  《文汇报》记者11日在尖沙咀一带,也发现有内地旅客声称购买每斤268港元花胶,但购下一斤半的花胶切碎后,被索价4000港元,与店员几经争议后,终付2000港元息事。

  香港旅发局发言人表示,旅客在港购买中药材及参茸海味时,应查明商品单价及重量的计算方法,并多走几家店了解格价,同时在付款前必须查验货品及查核单据,一旦发生纠纷应尽快向各相关机构寻求协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民生十访]走转改年终特别报道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2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4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5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坚决制止变相放松调控政策
民政部:或将确立收养能力评估制度
涉案医生称受到“蒙骗”
蔗农心急如焚
驾照新规实施在即
平凉牛奶投毒案终审维持原判
店员“以斤变两”瞒骗内地顾客
广告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5店员“以斤变两”瞒骗内地顾客 2012-12-13 2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