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擅长“揭丑”的美国记者披露,作为昔日的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的最高指挥官,四星上将戴维·彼得雷乌斯在战场上没有遇到过太多抵抗,但在两个争风吃醋的女人所刮起的“桃色风暴”中却狼狈下台,成了美国历史上最短命的中情局长。
巧合的姻缘
现年60岁的彼得雷乌斯几乎具备了美国人对英雄的所有定义,他出身寒门、学业有成、出人头地,还娶了军校校长的千金,可谓“春风得意”,以至于有人称其为“21世纪的麦克阿瑟(美国名将)”。
彼得雷乌斯,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因其姓氏的英语发音与“桃子”相似,儿时的他被小伙伴们戏称为“桃子”。18岁时,彼得雷乌斯考入了西点军校。乍看起来,彼得雷乌斯在西点军校并不惹眼,但他的学习成绩十分出色,毕业时在1000多名同届学生中名列第43名。他的社交能力和运动天赋也十分了得,曾是军校橄榄球队和滑雪队的明星。同时,彼得雷乌斯还深谙做人之道,一直保持低调和谦逊。正是这一点,让他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也赢得了爱情。
1973年,身为校长千金的霍莉·诺顿遇到了彼得雷乌斯。那是一个周末,霍莉母亲的一位朋友弄到2张足球票,并找了个军校男生陪霍莉去看球赛。可到了球赛那天,陪看球赛的男生突然失约,西点军校办公室就临时找到彼得雷乌斯顶替。不久,这两个年轻人真的开始了约会。一年后,两人订婚,并于1975年成为夫妻,当时彼得雷乌斯刚毕业两个月。
在婚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彼得雷乌斯在全球各地“征战”,而霍莉除了养育一双儿女外,一直致力于帮助退伍老兵和军人家属。
有望成“行伍总统”
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彼得雷乌斯成为一名陆军少尉,随后被派往驻意大利的美军部队。1981年,他被调往陆军第24步兵师工作,得到师长约翰·高尔文的赏识,高尔文不仅任命其担任副官,还建议他重返校园攻读研究生。这一建议令彼得雷乌斯开始了新的六年求学生涯。
在普林斯顿大学,彼得雷乌斯记忆最深的是理查德·乌尔曼教授的国际关系学。当时,他写了一篇阐述越战对美军影响的论文,结果只得了一个“B+”。性格坚韧的彼得雷乌斯请求乌尔曼再给他一次机会,这次他得了“A+”,并为其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打下基础。对于博士学历,彼得雷乌斯刻意保持低调,他曾开玩笑说,这是为了避免“毁了军事生涯”,因为美军中流传着一句话:军队总是更重视“穿泥泞皮靴的将军”,而不是有漂亮文凭的长官。
事实上,真正造就“彼得雷乌斯传奇”的正是他的赫赫战功: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时任第101空降师师长的彼得雷乌斯率部历经多场恶战,打开了通向巴格达的道路,并为保障后勤运输立下汗马功劳。同年8月,他率部进驻摩苏尔,并在短短一年里,使摩苏尔成为伊拉克一个相对稳定的“孤岛”。当时《时代》杂志曾以他为封面,称他是“拯救伊拉克的人”。
摩苏尔的经历为彼得雷乌斯赢得美军“最具创新精神司令”的名声。2005年,彼得雷乌斯被召回国内,被任命为美国陆军联合武器中心司令。之后,彼得雷乌斯结合伊拉克战争实践,开始改进陆军备战的各个环节,其经验成果被收入《反叛乱》一书的“野战手册”章节,至今仍被五角大楼视为反恐领域的“军事宝典”。
2011年6月,奥巴马亲自游说彼得雷乌斯,请这位陆军四星上将转任中情局(CIA)局长。彼得雷乌斯上任后,领导中情局把目光放在了一个更广的范围。网络黑客的威胁,中东、北非的异动,都成了中情局关注的新重点。当时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美国需要一位新的艾森豪威尔,彼得雷乌斯将是合适人选,他甚至有可能像艾森豪威尔那样成为‘行伍总统’。”
FBI捉CIA局长的奸
可是彼得雷乌斯的荣誉和家庭恩爱,在不久前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毁了。据“福克斯新闻网”介绍,彼得雷乌斯的“桃色风暴”源于FBI对政府部门的一次例行安全检查,当时他们发现彼得雷乌斯的一批电子邮件里透露出他有个情人。
目前美国媒体认定彼得雷乌斯的情人就是美女作家宝拉·布罗迪威尔,她199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是彼得雷乌斯的“小师妹”。2006年,她获得丹佛大学国际政治硕士学位,还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公共行政学硕士,并当过一段时间的大学教师,同时是美国陆军预备役少校。
宝拉写过很多军事方面的文章,包括多位中情局局长的传记。据说,宝拉是在阿富汗战场上与彼得雷乌斯相识的,彼得雷乌斯当时给了她很多便利。而宝拉撰写的彼得雷乌斯传记《全线投入》已于年初出版。
据报道,联邦调查局怀疑宝拉可以看到彼得雷乌斯的所有电子邮件,并能利用自己的身份窃取机密。中情局不得不担心,局长的这位情人是否“身家清白”。接替彼得雷乌斯主持中情局大局的是现任副局长迈克·莫雷尔。他1980年进入中情局工作,情报工作经验丰富,外界普遍认为,他“转正”的可能性很大。 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