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厅里暗幽幽的,我是当天早晨的第一个食客。选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下,馄饨和煎蛋跟着送来了。“先生请慢用。”怯生生招呼的,是矮个子女孩。“有咖啡吗?”我问她。“应该有。我去给您拿。”“先生,咖啡。”这回是高个子女孩,她弯下腰,用两手四个手指拈着,小心地将一个玻璃茶杯端到桌面上。那是平平满满的一整杯咖啡。我这才意识到,刚才她是把托盘举到胸口,用脚跟脚尖相接的小步慢走送过来的。桌面上没见小奶杯与糖料盒,我再问她:“有牛奶吗?”“应该有。我去拿。”女孩温和回答,但我心中的不满已经升起:这号称四星宾馆,餐厅怎么没有起码的配备?服务员更是差劲,连喝咖啡用什么杯子、该倒多少都不知道!
旋即,牛奶来了,又是平满的一大玻璃杯。高个子女孩照例用四个手指来搬。托盘边缘一绊,奶液晃荡出来,桌布濡湿了一大片。
“干嘛倒这么满呢?不用这么多牛奶的,咖啡更不能这样满!你叫我怎么加奶加糖搅拌呢?”我虽想调侃,但责怪的语调是掩饰不住的。只见她微笑的脸突然僵住了,张大眼睛茫然地看着我,完全是学生课堂上受到老师训斥的模样。她突然转过身,两手反背,用托盘拍打着瘦削的肩背,快步逃走了。
我抬眼望去,锅灶台边,高个女孩低头背对着我,矮个女孩正探脸朝这边张望。哈,不高兴啦,这些被娇惯坏的孩子!
恰巧这时候女儿发来了短信,时差12小时的她正在下班回家的车上。我告诉她:“我在一个中原小城,这里的女服务员连怎么倒咖啡也不懂。”女儿沉默了好一会,发来没头没脑的一句:“爸爸你对服务员要好一点!”我不由一惊:女儿难道能超距离遥感?
其实,这句话女儿以前已对我说过好多遍了。她漂洋去留学,我们希望她课余争取打工,为的不是挣钱而是了解社会体察人生。一段时间下来,她就在电话里严肃提醒我了:“爸爸,你在外面吃饭,一定要对服务员好一点!”我知道这正是打工生活对她的教导,因为无意中我看到过她与同学交流的网络日志:“今天来了个粗野的顾客,高声责怪我动作慢。虽然大家都帮我,说他不对,我还是躲在洗手间哭了好久。”“今天真开心!好几个来吃饭的人都说谢谢我!”
这时我猛然醒悟,这个女孩很可能也是长假里来打工的学生,或是刚被雇用的新员工。显然,她们来自偏僻的农村,对城市现代生活还缺少了解。我让她受委屈了!
餐厅里客人渐渐多起来了。矮个子女孩过来收空盆子,面孔尴尬地板着,眼睛躲着我。见她逃似的要马上离开,我叫住她,用手指比划给她看,“因为还要加牛奶,加糖。牛奶更不用这么多的……”我特别注意用和善的语调,看着她的眼睛说话。她羞涩地笑了,低声嚅嗫道:“我们刚来……我们村里给客人倒茶都是满杯的,我们以为……”她别扭地一弯腰,转身解脱似地走了。
看起来,她们和我女儿差不多大,但还没见过咖啡!
远望过去,她们俩头聚在一起,又在掩嘴笑了。一会儿,高个子女孩来收我用过的空盆,用很轻很柔的声音说:“谢谢您告诉我们!”我一愣,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哦,是我女儿要我这样做的。”说完自己都有些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