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淘宝小二”的公开信为例,许多网友认为,语气太过于“嚣张”,其中指责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的报告“一棍子打掉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棍子打掉中国消费新趋势,一棍子打掉广大商家对公平执法的信心”,显然是在扣帽子。还有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吐槽说,其中提到一句“淘宝居然和自营的B2C商家放在同一纬度比较,如果不是疏忽,那么必定是故意。”等于是变相承认了像淘宝这样的C2C平台的正品率确实低于B2C平台。
当然,网络打假任重而道远。网友表示,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抽样监测51个样品就下结论说淘宝网正品率不足四成,“似乎是少了点”。即使相关负责人事后回应说,抽检目的是找问题,并不是为了反映整个网购领域的商品质量有多差,仅仅是一个抽检结果,不能过度解读。
《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所提及的行政指导座谈会于2014年7月16日召开,彼时正处于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关键时期。而工商总局之所以选择现在公开这份报告,是“鉴于目前监管情势,为廓清种种认知”,让人难免产生联想。
另外,与“淘宝小二”千字长信的“咄咄逼人”相比,一些网友认为工商总局的“三句话”回应“太官方”,对淘宝提出的具体质疑只是一个笼统的、“态度性”的回答,没有详细解释,“不够给力”。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