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中重要的依据。比较于传统化疗,对具有ALK融合基因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靶向治疗,其治疗有效率和生存率均可实现翻一番,有效率超过50%-60%,生存期可达18个月。
目前世界上共有3种主要诊断方法用于检测肺癌患者的ALK融合基因,其中包括被誉为诊断的“金标准”的FISH检查。“但是,FISH检测时间为7-14天,费用高达每例1500美元。”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介绍说,在一项与中科院季红斌教授合作开展的肺腺癌全外显子表达谱分析中,他们惊喜地观察到了ALK基因发生断裂后激酶域表达显著增高的现象。基于此,陈海泉教授课题组创造性地发明了新的ALK融合基因检测技术,实现了ALK融合基因的快速准确诊断。经“金标准”——FISH验证,新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达到100%,显著优于IHC、RT-PCR等其他技术。除此之外,新技术还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等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优势,可在90分钟内即实现对48例样本的检测。
据悉,该项研究成果与相关技术要素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这项操作简便的技术有望让住院患者在术后第一时间、门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只需通过活体穿刺后1-2天获知ALK融合基因情况,帮助临床医师尽早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