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河南新郑的“安氏大院”,作为一座百年文化古建,南水北调曾为其“让道”,如今却敌不过当地政府的“合村并城”,面临“限期拆除”的危险。所幸的是,当地尽管宣布了这座文化古建的“死刑”,但尚未“立即执行”,在文物保护志愿者的呼吁和文物部门的干预下,还有一线生机。问题是,即便保住了这座文化古建,却难以遏制各地“毁古建造新城”的政绩冲动。
在去年年末结束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记得住乡愁”,成为一种主流声音。而文化古建,是“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之一。“安氏大院”面临的困境,表明毁古建造新城乱象,至今仍未能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古城、古址和古建筑等文物,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它集历史、文物、艺术、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集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髄;因此,每一个能够保留下来的文物,都有着厚重的文化支撑和延续。比如,多地省市文保单位让位房产开发,变身别墅、餐馆、甚至洗脚城,古建筑被经济利益所裹挟;无疑是对文物尊严的亵渎,甚至是对历史文化的背叛。
毁古迹造新城,折射出对文物的监管和保护,如瓷器一样脆弱,值得当今社会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