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链接
“规则公正”保障“立法公信”
  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立法听证,是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制度安排。2001年5月18日,本市举行国内首次立法听证。截至昨天,共有13次地方立法听证会与上海市民见面。记者经历了这13次立法听证会,那么,立法听证又如何用“规则公正”保障“立法公信”?

  遴选

  不要“专业户”

  要利害相关人

  一场立法听证会的时间有限,能够当场“说话”的听证陈述人不过十多个,而当一部地方立法关系几百万、上千万人的切身利益时,究竟该请谁来“说话”?遴选程序如何保障“选对人”?

  一个原则是:“专业户”不要,要利害相关人;立法内容不同,利害相关人就不同。2001年5月18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就《上海市中小学校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举行立法听证,这是国内首次立法听证。当时的陈述人有家长、法学家、学校管理者,“怎么预防中小学生伤害事故”“事故发生了怎么处理”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2004年2月27日《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立法听证的时候,听证陈述人有业主、业委会主任、物业公司经理。“如何不做冤家对头,保障物权,营造和谐家园”,他们希望在观点交锋中对此达成共识。

  2009年9月21日《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立法听证会上,究竟是“有限控”,还是“全面禁”,虽是各执一辞,但因利益相关,各方听证陈述人发言自然不会“隔靴搔痒”,更不会 “无关痛痒”。

  不同的观点,都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立法者才能有的放矢、权衡利弊、对症下药。立法有成本,听证不免费,花了时间用了人力,就要见效益。所以,13次上海地方立法听证会上,见不到“听证专业户”。

  传递

  参阅听证报告

  认清民意导向

  在听证会结束后,听证陈述人发表的意见、观点,是伴随听证会的结束而结束,还是开始新的传递?

  当然是后者——在地方立法中,将听证陈述意见真实、准确地传达给有权决定法律草案是否通过的人大常委会委员,也是立法听证程序的“核心内容”。由于并非所有常委会委员都参与立法听证会,所以让未到会的委员参阅听证报告,有助于立法者对立法焦点、关键问题的民意导向有更清晰的认识,对立法走向有更合理、科学的判断,而这些判断将直接影响立法的执行力。 

  回复  

  尊重各陈述人

  告知采纳情况

  每位参与立法听证会的陈述人,都是城市法治环境的积极维护者,也正是因为对规则的信任和认同,他们才乐意参与立法听证。对于他们的热情付出,立法机构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

  尊重每位听证陈述人,不是无条件、全面接受和采纳他们的观点;但当不接受或否决听证意见时,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听证陈述人,这也是不可忽略的“听证程序”。

  今年1月1日起,《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实施。从去年7月到9月,第一次参加地方立法听证会的市民马林凤经历了听证全过程。

  “立法程序终结后,立法机关将制作听证意见被采纳情况的书面报告,告知听证陈述人。”去年8月15日听证会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承诺。25天后,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完成听证报告,并在上海人大公众网信息公开栏中公开,近4000字的报告详细阐释了听证陈述人的基本观点和处理意见。

  因为视障,马林凤十分关注轨道交通的引导服务。不少听证陈述人也提出,轨交企业应根据乘客的需求设置和完善各类明晰、连贯的引导标识,并在车站醒目处予以公布。这些意见都被报告采纳。今年,马林凤主动做起了轨交志愿者,她希望轨交运营方能尽快推出更受欢迎的“文明乘车”公益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4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5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上海新城区
   第A33版:新民健康
   第A3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3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7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3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9版:新民健康/医界
   第A4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B03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B04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手机拆封试用还能无理由退货吗
“规则公正”保障“立法公信”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10“规则公正”保障“立法公信” 2014-09-03 2 2014年09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