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记宝钢新世纪学校校长施忠明
     
2014年09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魔力”学校让学生着魔学习
——记宝钢新世纪学校校长施忠明
王蔚
校长名片 施忠明 1969年出生 中共党员 中学高级教师 2009年至今担任宝钢新世纪学校校长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5年前的新学年开学,施忠明校长调任宝钢新世纪学校。令他惊讶的是,六年级里一下子走了10来个“尖子生”,他们都是趁小学毕业“转”到了其他初中,而不愿继续留在本校。

  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地段生不想进这所学校的,而地段外想来择校的也有不少。今年刚刚升入6年级的周易洋同学,原本不是地段生,是听了在这里读书的堂姐现身说法,主动选择了新世纪学校。

  短短5年间,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所原来平常无奇的学校,变得如此让人争相而至呢?施忠明校长的“魔力”又在哪里呢?

  给每门课注入“魔力”

  数学专业出身的施忠明校长,对数学教学自然最有发言权。他发挥专业所长,倡导校本课程开发,让课堂似乎有了“魔力”,越来越多的孩子也迷上了学习。

  六(1)班的李思同学说,她最喜欢数学课了,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校本课程《魔“数”世界》,更让许多同学渐渐迷上了数学。殊不知,这门数学校本课程的倡导者就是施校长。

  以小学校本课程魔“数”世界为例,“我们的小学数学重点是围绕‘如何让孩子学得快乐’这一主题,立足‘数学广场’研究。在《魔‘数’世界》的开发过程中,是先以年级组为单位,在组内研讨教学设计思路,然后再安排组内试教,并组织老师听课和评课。”施校长说,为了“魔数”,老师们可谓各显神通。比如,有的老师在上“小数”课时,会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场景,既要识读商品标签,还要比谁读得快、读得准。又比如,有的老师在教“10以内的分与合”时,自编了手指操,让学生拍手对口令。还有的数学老师会在课堂上开展“喜羊羊奇妙之旅”,让同学们体验“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乐趣。“七巧板”、“植树问题”、“通过网格来计算”等妙趣横生的数学课,让“数学广场”饱含的数学思想,落实到了每一堂课和每一个知识点的传授中。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习惯了用数学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了。

  不仅数学让学生“着魔”,连多年的“哑巴英语”,在宝钢新世纪学校竟也有“魔力”般地开口了。施校长说:“小学英语组构建了‘有声英语’课堂,小学一年级开展基于文本再设的有声正音互动课堂教学,一改英语教学重文本轻口语的弊端。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则要开展‘在表演中提升有声英语教学’的探索,挖掘教材中适合表演的英语词汇、英语对话、英语歌曲,利用语言情境进行文本再构,为学生呈现一个直观、形象、有趣的英语学习情境。”

  《魔“数”世界》《“有声”英语》《非常有“戏”》《理念浸润 礼仪畅行》《知礼学礼 塑品立行》……施校长说,学校能变的“魔术”,就是要让每门课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绽放“我行我秀”的个性,收获幸福成长的快乐。

  课堂导学一题多变

  老师备课除了要写教案,还要写学案。这是施忠明校长抓教学一个全新切入点。这真的又能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点石成金的“魔力”吗?

  施校长说,学案与教案是相辅相成、交相呼应的。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及学习过程的设计,与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既呼应又交融,即前者是基于后者而制定的。在实践应用中,学案反馈将引起教案的“二次调适”,增强了教与学的关联。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同时和传统教学过程联系较为紧密,使得学生和教师都易于接受。不过,施校长也坦言,学案的缺点在于假如操作不当,很有可能使得学案成为学习的辅导资料,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施校长就上述学案与教案的关系,称之为“双案”联动。“双案”联动的课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大胆设疑、思维碰撞、情感交融、智慧共享,强化学生在获得概念、发现规律、洞察本质等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整个教学过程,变教师“教学”为“导学”,以此借助学生的力量推动课堂的丰富性、动态性与创造性。

  “课堂上,教师以学案为抓手,从温故知新到新知导学,再到学有所思,既注重学科知识的梯度,又注重学生思维的点拨,不仅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还通过课前的充分分析学情,将以学定教落到了实处。”施校长说,“教师通过一题多变、黑板演示、学生互评等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这样,黑板和讲台不再是教师独享的领地,课堂不再是对与错、是与非的训练场,学生不再亦步亦趋、照猫画虎,教师也不再自导自演,课堂的面貌发生了真正的变化。”

  教师变得更有主见

  宝钢新世纪学校在施忠明的手里近乎变魔术般地发生着巨变。一顶“新优质学校”的帽子,是对学校办学成绩的褒奖,也是对施忠明办学思路的肯定。

  不过,学校终究是为学生们办的,学生的切身感受和家长的口碑,才是对学校最好的评价。比如,王曦同学的妈妈说,学校很漂亮,设施也很齐全,但在王曦看来,学校更吸引她的还是各具特色的课程和所学的内容。比如,她喜欢数学,在“魔数”世界里当然会游刃有余;她喜欢击剑课,可以在击剑博弈中砥砺精神。

  施校长说:“我不想说这几年学校的考试分数或中考成绩提高了多少,那都是摆在纸面上有目共睹的,我只想说,最大的转变还是学校的老师,是他们观念的转变、方法的转变,才使得教出来的学生不断变得更出色,不断向着成功迈进。”

  然而,学校的老师们都很清楚,这些年来,施校长自然掌握了一套转变和提升教师的“魔法”。其中,学校正在广泛开展的征集“教学主张”活动,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有主见、更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了。

  美术教师李赟在“教学主张”中对指导学生学会欣赏做了反思:“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了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欣赏的时间不可过长,内容过多过滥,学生会厌倦,教师可以把欣赏教学穿插于教学过程之中,使欣赏教学与传授技能相结合……”

  语文课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阅读,然而,不同的教师在教授阅读方法时也各有千秋。赵晶老师在“教学主张”中写道,阅读教学要做到三个“留下”。第一留下语言,第二留下形象,第三留下情感。“三个留下”的关键是朗读。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才会做到“三个留下”。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味道的课堂,有灵性的课堂……

  本报记者 王蔚

  【同题问答】

  Q:您最喜欢的“校园一角”是哪里?

  A:是学校的击剑馆。我校组织学生学击剑,这是一项高雅的运动,可以修炼人的内在气质,既可以增强体质,还能在运动中享受博弈的乐趣,释放精神压力,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

  Q:影响您人生的一件作品是什么?

  A: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生的道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因此,我们应当像保尔那样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Q:如果请您用一种颜色代表自己,您会选择哪种?为什么?

  A:蓝色。因为暮色象征着博大、沉稳、永恒。在实现教育的梦想中,我们都需要踏实稳重,充满智慧并持之以恒。

  Q:请您设计一款代表学校的吉祥物。

  A:参天大树。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家园,希望学生们都能像参天大树般自强不息,健康快乐地成长,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最新一期《上海教育》杂志、本周日18时50分上海教育电视台节目将同步刊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4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5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上海新城区
   第A33版:新民健康
   第A3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3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7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3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9版:新民健康/医界
   第A4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B03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B04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魔力”学校让学生着魔学习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B01“魔力”学校让学生着魔学习 2014-09-03 2 2014年09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