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教育缺乏个性化
今年8月中旬的调查,选取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地25至50岁的家长和18岁以下的孩子,样本各超过了千人。对于“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这一问题,被调查家长的排序依次为“以成绩为考评标准,难以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占77.24%)、“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好学校挤破头”(占72.01%)、“人才结构性失衡,好老师难复制”(占66.01%)、“教学方式单一,无法针对学生特点,提供个性化教育”(占56.02%)。对于“现有教育是否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特长”,18%的家长回答“能基本做到”,22%回答“不可能做到”,60%回家“没有做到”。
在调查“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时,学生们的观点依次为“为了提升个人能力而学习”(占66.88%)、“为了能考上大学,以后能有一份好工作”(占61.04%)、“为了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占57.14%)、“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和期望”(占32.47%)、“为了得到老师或他人的表扬和认可”(占31.82%)。而家长主要关注的目标和因素为“个人能力素质”(占32%)、“兴趣爱好”(占26%)、“性格脾气”(占24%)、“学习成绩分数”(占17%)。
调查表明,个性化的学习效果不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既有的知识传授方法未能满足现实需求等,已成为当下教育亟待解决的“三大痛点”。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迫切渴望改变现有的学习模式,借助先进的科技,进一步提升学习的体验和效果。超过7成的学生希望将科技互联网与线下面试有机结合。
在线自主学习成主流
调查发现,学生运用PC端进行在线学习已成主流,原因主要有:学习时间和地点更为自由,可选内容更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费用较低。能够遵从“预习—学习—备考—巩固”的循环模式学习的学生,占比72.7%,但也存在59.7%的学生是单一采用以备考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同样,家长的教育观念在逐步改变,他们偏好的教育方式依次为“特色的个性化教育”(占41%)、“游戏娱乐方式学习”(占29%)、“侧重传统知识的教学课程”(占23%)。
学生们上网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查找学习资料”(占75.97%)、“在线学习视频课程”(占71.43%)、“社交聊天”(占52.60%)、“娱乐与游戏”(占48.05%)、“使用词典或题库工具”(占44.81%)、“发送电子邮件”(占23.38%)。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