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捐赠现场,王金声介绍了这些文献实物的“前世今生”。1947年出版的《中国抗战大画史》,是王金声家祖传下来的珍罕文献。“这是抗战时期的战地记者曹聚仁与当时复旦大学新闻摄影教授舒宗侨共同编著的,记录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中的点点滴滴,集权威性和全面性于一身,也是第一部全面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画史料。”王金声透露说,这本大画史还曾经作为审判日本战犯的证据,出现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案桌上,影响深远。
王金声说,抗战铜墨盒、《抗战建国大画史》以及《昭和七年上海派遣军纪念写真帖》,都是他在古玩市场、拍卖会和国外古董交易市场上收购来的,花了他不少钱。《抗战建国大画史》收录了大量中国抗日战争的照片以及当时国军将领的手迹。因为此类史料流传下来的较为稀少,十分罕见,所以这本画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昭和七年上海派遣军纪念写真帖》是王金声在日本的一次拍卖会上“淘”来的,这是日本编纂的一本记录淞沪会战的书册,直接体现了日军侵华的战争罪证,因其由日方出版,而更具说服力。抗战铜墨盒是在抗战时期的学生和文化人士随身携带的一种便携式砚台,其盖子上刻有“抗日救国”的字样,反映出当时人民对抗战的态度与决心。
王金声的收藏历史已超30年,凭着一腔热情,他的收藏收获颇丰,其中“见证抗战胜利”的文献和实物特别珍罕。这些年,也有不少拍卖行找到王金声,希望他能将这批物品卖给他们,都被王金声婉拒。“我把它们捐赠给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价值更大!远比赚钱更为重要!”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王毅认为,这些文献和实物弥足珍贵,真实记录和反映了中国人民取得抗战伟大胜利的历史过程,是抗战胜利的“见证”物,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市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更加深刻地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当年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教材”。对中华民族及子孙后代永远牢记这段屈辱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