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电影纪录片“惨状”被改写
张艺
  【新闻背景】

  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的170亿全年电影总票房中,纪录片票房仅130万元,不如热门电影一天的票房。其中,讲述索马里海盗的《索马里真相》全国放映场次不足万场,场均观众不足5人。不过此类状况在去年得到改变,2013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2146万元,比2012年增加18倍。

  今年,电影纪录片的“惨状”被改写。

  今年第一季度,《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放映50.76 万场,一举斩获6.96亿票房,成为娱乐类纪实电影历史票房冠军,从而带领衍生型“纪录番外篇”跻身为院线新宠,并成为纪录片票房暴增的主要推手;11月,《狂野非洲》4天累计720万,从一部纪录片的角度来说成绩不错,该片的引进发行方尚世影业还有进一步的纪录片制作发行计划:人文美食纪录电影《味道中国》计划于明年年初与观众见面,而与迪士尼自然、陆川工作室联合制作的关于中国野生动物的自然类电影《诞生在中国》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拍摄,有望在2016年全球上映。

  对比即将进入300亿的内地年票房,以及近年来动辄数亿的商业大片票房,纪录片的市场空间显然十分狭窄。而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买票走进影院观看纪录电影的习惯也尚需时间养成。对此,深爱纪录片的刘欢表示,参与法国3D电影《狂野非洲》配音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希望有情怀的电影人能继续努力,让纪录电影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中国的大银幕上,也让更多的人爱上纪录电影并愿意走进影院为纪录电影叫好。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何苏六认为,对于尚待培育的纪录片产业而言,创作者不妨将目光投向与其他影视节目类型的相互融合与镶嵌,使纪录片成为整个影视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是高价值的亮点。 本报记者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3版:汽车周刊
   第A3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A3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7版:专版
   第A38版:广告
   第A39版:广告
   第A40版:申城社区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3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早教沙龙/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广告
纪录片《狂野非洲》“亲子场”受追捧
央视开播《铁血红安》
今年,电影纪录片“惨状”被改写
广告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17今年,电影纪录片“惨状”被改写 2014-11-12 2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