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童家长知道吗,孩子背部不对称地隆起,并不是背书包的姿势不正确,而是可能患上特发性脊柱侧弯。该病在10-14岁之间的青少年中经常发生,可导致呼吸困难,影响身高发育,造成畸形甚至损害心肺功能。
日前,来自全国各大医院近70名骨科专家和全美小儿骨科医院排名第一的美国TSRH儿童骨科医院专家齐聚上海开元骨科医院,共同庆祝“中国—美国TSRH骨科医师联合会”及博物馆落户上海。据美国TSRH(Texas Scottish Rite Hospital)医院脊柱研发中心主任张宏教授介绍,过去的25年间,美国TSRH医院和中国各省市的骨科医师开展了广泛的学习与交流活动,他们中的大多数现已成为中国顶尖的脊柱外科及小儿骨科专家。“中国—美国TSRH骨科医师联合会”的成立带动了国内骨科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国内小儿脊柱畸形的矫治已经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目前交流的创新医技将为无数深受脊柱畸形困扰的患者带去福音。
严重脊柱侧弯可致呼吸困难
张宏教授介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指于10到18岁发病的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率约为2%~3%。据介绍,脊柱侧弯之所以经常在10-14岁之间的青少年中发现,是因为这一时期是人生中的第二个生长高峰,脊柱生长得较快,原本轻微的脊柱侧弯这一时期加重也较快,一年时间弯曲就会增加5-10度,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显得非常关键。
然而早期的脊柱侧弯引起的外观异常并不明显,尤其是穿着衣服时不易被发觉,很多孩子都是等到出现了明显的畸形,发生了脊柱弯曲、背部不对称地隆起出现“剃刀背”的时候才被发现,这时孩子的体形已经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患儿的自信心常受挫,严重的还可能发展成自闭症。据介绍,在青少年脊柱侧弯中,绝大部分属于轻中度,是不需要手术的,只需打石膏、佩戴矫正支具等保守治疗,利用物理的方法让脊柱“归正”,即可减缓和控制病情的进展,而真正需要手术的仅为1%左右。
1989年首位TSRH医院访问学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骨科主任潘少川教授表示,脊柱侧弯可影响身高,导致发育不均匀,还会影响颈椎,出现各种颈椎症状,严重的甚至影响心肺功能。据了解,严重的脊柱侧弯除了影响外观外,患者会比一般人更容易腰酸背痛,尤其是劳累后;肌肉的承受力也差,无法承受高强度的运动,影响运动机能;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内脏的功能,比如由于胸廓活动力变差,会直接影响到呼吸。
临床上一般认为,脊柱侧弯超过60度,就会影响心肺功能、但仍能适应日常生活;超过120度,受限的心肺开始影响到日常生活。手术治疗是通过钛钉和钛棒内固定等技术,将弯曲的脊椎慢慢拉直固定,达到控制脊柱侧弯继续发展,减少畸形加重引起腰背疼痛及心肺等脏器受压的可能。
对此,专家提醒各位青少年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以下任何一种身体形态异常,比如一侧肩膀比另一侧高、后背一侧隆起或两侧不对称、一侧髋部比另一侧高、两侧下肢不等长、女孩双乳发育不对称等,就应特别提高警惕,立即带孩子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切勿错过治疗良机。
监护设备治疗手段升级消除最后1%后遗症
潘少川教授介绍,我国对脊柱侧弯的手术治疗最早开始在60年代初期,由美国Harrington医生率先开展,Harrington发明了哈氏棒,并用它治疗小儿麻痹症导致的脊柱侧弯,经过手术后的患者可以坐起来,这之后,哈氏棒逐渐应用到了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手术矫正,被称之为“第一代脊柱内固定系统”。
1973年,墨西哥Luque采用用椎板下钢丝增加哈氏棒的固定,即所称的第二代脊柱内固定系统。然而,椎板下穿钢丝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容易发生一些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1%可能会发生下肢瘫痪的后遗症。
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脊柱侧弯的治疗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认识。脊柱侧弯不仅仅是脊柱的左右弯曲,而且前后也会有畸形,譬如驼背,甚至还有旋转畸形,所以是一种立体的三维的畸形。然而,前两代矫形系统最多只能达到“二维矫形”。
为此,1985年由脊柱外科医师Charlie Johnston和生物力学专家Richard B. Ashman研究开发及应用的TSRH脊拄内固定系统,可适用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及骶-骨盆联接部位的任何脊柱疾患,包括畸形、肿瘤、创伤、退行性疾病等,既可前路安放,又可后路使用,是目前应用很广泛的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之一,格外在矫正脊柱侧凸方面有独特的优点,具有三维矫正效果、固定可靠及操纵便利的特点。
而针对可能出现的下肢瘫痪风险,潘少川教授表示:“现在手术中我们利用脊髓检测、术中唤醒等方法来监测脊髓功能是否正常,以避免因为过度矫形出现的脊髓损伤。”据了解,先进的TSRH脊柱内固定系统已引入国内,并随着现代麻醉技术、监护设备的提高,小儿脊柱侧弯的矫正手术不断地得到改进与更新,使得矫正率与安全系数逐年增加。目前,全国各大医院已经开展了对脊柱侧弯进行治疗的各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