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荠菜、水芹、马齿苋、地木耳
贺学宁
  贺学宁 文/图

  以前每到荠菜开花的时节,我就知道最爱的春天来了。周作人在书里提到三月三江浙一带有戴荠菜花的风俗,还有在这一天也有人将荠菜花放在灶台上驱虫,或簪在头发上以清目的。而我的家乡每在农历的三月三,流沿的却是用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我小时候很是挑食,鸡蛋只吃炒鸡蛋,荷包蛋和煮鸡蛋是从来不吃的。但每到这一天,妈妈用荠菜花煮了鸡蛋,上学路上也会带上几个,拿在手里一边拨弄鸡蛋皮,一边揉揉捏捏,然后偷偷扔掉了。

  其实荠菜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野菜,这个最早在诗经里就有所记载,将嫩株采摘回来炒而食之,风味极佳。也许现在菜市场就有这野菜卖,然而把它的嫩叶单独放置一边,我还真没有什么把握辨认出来。我们那里似乎没有人采荠菜回来做炒菜,在书上看到还有些地区爱用荠菜包馄饨或饺子,我们家乡这两种习俗也都没有。

  家里那时很喜欢吃水芹——一种傍水而生的野芹菜。家乡多水,河流纵横,随便一个小渠沟都会繁生绿油油一片。大人采它们是为了丰富餐桌,而小孩则多半是好玩多动的天性驱使。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是将之连根拔起,还是像采韭菜一样只折半截。至今还记得水芹的味道,较家芹要更为浓烈一些,吃在嘴里有股刺鼻的野清香。无以忘怀的还有,抱着一捧水芹在风里一路奔跑着回家,欢喜甜蜜得就像拥抱了整个春天。

  马齿苋也是野菜,长在院子的干燥向阳处,经常会被大人们当野草除掉,然而根部很快又会再次冒出嫩芽来,继而又繁衍出一大片。过去从来不知它也可以上菜桌,至少我从未吃过。但问及家人,说起它的吃法却都头头是道——可以清炒,也可晒干后加盐腌制,是搭配扣肉最好的咸菜丝。然而这段记忆于我来说却是一片空白。更为惭愧的是,我直到现在才把它的名字跟模样对上号:茎紫红色,叶互生,肥厚,开黄色小花。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跟太阳花的特征有些形似,一查,二者竟然是同科同属的同门姐妹,而且太阳花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大花马齿苋,这倒没错,它的花的确是马齿苋的放大版,那么太阳花也能吃吗? 

  小时每逢春雨天,家门前河堤的草丛间就会冒生出一些类似木耳的小东西来,查了一下,原来它的学名叫地木耳,是一种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到下雨天,它们就会从地下钻出来,因此我们干脆叫它地子皮。沾着雨丝与青草气,在草丛间拾捡地子皮是一个温暖的回忆,尽管最终它们会以鸡蛋汤的形式出现在饭桌上。然而对于孩童来说,事情的结果往往不及体验的过程重要。据说,地木耳通常在春雨天冒生在洁净无污的地方,因此有“上帝的眼泪”之称。近二十年过去了,不知老家门前的那块河堤上是否还有上帝的眼泪流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3版:汽车周刊
   第A3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A3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7版:专版
   第A38版:广告
   第A39版:广告
   第A40版:申城社区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3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早教沙龙/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广告
海狮与美洲豹
美不会消失
荠菜、水芹、马齿苋、地木耳
九秋感赋
校内百草园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荠菜、水芹、马齿苋、地木耳 2014-11-12 2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