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3名毕业生8名受托人齐聚华师大~~~
3名毕业生8名受托人齐聚华师大~~~
3名毕业生8名受托人齐聚华师大~~~
3名毕业生8名受托人齐聚华师大~~~
3名毕业生8名受托人齐聚华师大~~~
3名毕业生8名受托人齐聚华师大~~~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3名毕业生8名受托人齐聚华师大
领取抗战期间毕业证书
王蔚
■ 1949届毕业生蒋道福女士今天到场领取毕业证书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9月17日本报刊出《华东师大寻找400多份文凭主人》后,如今已确切有13名1951年前大夏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或他们的后人与校方取得了联系。今天上午,3名健在的毕业生和8名受托人齐聚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一场隆重的毕业证书补行颁发仪式。

  华东师大成立于1951年10月,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在大夏大学中山北路校园原址上创办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沪的复旦、大同、光华、大夏等4所高校组成“复旦大夏联合大学”,以后,校舍几经辗转,学生也多有离散,学校不能如期颁发毕业文凭的情况多有发生。

  1949届毕业生蒋道福女士,是今天到场领取文凭的最年长者,大学里学的是教育专业,退休前一直在本市一所厂校当教师。

  1939届毕业生程法正的文凭,是由其侄子程竹如前来代领的。据程竹如介绍,程法正的母亲是胡适的侄女,年少的程法正时常居住在胡适在万航渡路的寓所里。当年的程家也算是安徽绩溪的大户人家,因此,程家的后人如今能重新觅到长辈的一份珍贵文凭,也是一种“传家”的荣誉。

  “每一张迟颁的文凭背后,几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说,学校一方面会继续尽力寻找“失联”毕业生的线索,另一方面还要抓紧发掘整理出当年大夏、光华的丰富史料,以传承“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3版:汽车周刊
   第A3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5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A3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7版:专版
   第A38版:广告
   第A39版:广告
   第A40版:申城社区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3版:热点解读/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早教沙龙/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广告
“四叶草”今开启“时尚盛宴”
领取抗战期间毕业证书
探讨商圈创新发展
“双11”快件高峰将持续一周
阿里“双十一”成交超571亿元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领取抗战期间毕业证书 2014-11-12 2 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