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成立于1951年10月,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在大夏大学中山北路校园原址上创办的。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沪的复旦、大同、光华、大夏等4所高校组成“复旦大夏联合大学”,以后,校舍几经辗转,学生也多有离散,学校不能如期颁发毕业文凭的情况多有发生。
1949届毕业生蒋道福女士,是今天到场领取文凭的最年长者,大学里学的是教育专业,退休前一直在本市一所厂校当教师。
1939届毕业生程法正的文凭,是由其侄子程竹如前来代领的。据程竹如介绍,程法正的母亲是胡适的侄女,年少的程法正时常居住在胡适在万航渡路的寓所里。当年的程家也算是安徽绩溪的大户人家,因此,程家的后人如今能重新觅到长辈的一份珍贵文凭,也是一种“传家”的荣誉。
“每一张迟颁的文凭背后,几乎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说,学校一方面会继续尽力寻找“失联”毕业生的线索,另一方面还要抓紧发掘整理出当年大夏、光华的丰富史料,以传承“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