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晨曦无情地刺破了我的美梦,床边的手机像是青春期骚动着的少男少女,尽情地边唱边跳。一掌拍翻了自娱自乐的手机,却发现为时已晚。在一整胡乱的准备之后,背起书包便杀向了车站。
疾走了三分钟之后,习惯性的往口袋里一掏,熟悉的金属冰冷质感被一阵空洞所代替。
手机,没带?
不知道是因为手机的意外缺席的彷徨,还是上学时间的紧迫,等我挤上公交车的时候,早已汗流浃背。
公交车上一直都是手机争霸的战场。随着人数的增多,各式各样的手机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一时间刀光剑影。我木然地盯着很少关注的车载电视,面对着周围各种手机的围攻,只能蹲到一个角落里画圈圈。在一阵自我安慰之后,我与几个老人家一同关注着电视上的新闻,大有一副指点国际形势、挥斥方遒的雄心壮志。可是几位老大爷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便掏出儿孙们淘汰下来的手机,上网看新浪微博。
顿时,我就有一种寒风当中独自凋零的寂寞。在一片透心凉之后,我觉得自己像是另一个星球刚刚登录地球的,在众多的“手机人”的围观之下鹤立鸡群。
在内心即将崩溃之前,我及时地滚下了公交车,正想快点冲进校门。却不想被人肩上一拍,蓦然回首,正见好友一张被冰封住的扑克脸。我像是想起什么,心虚地笑道:“怎么了?”此话一出,好友就像是下了雷阵雨一般,噼里啪啦地劈起了雷电:“早上发给你的微信怎么不回啊?让你帮忙带一个早饭,有那么困难么?”我无可奈何地接受好友的责问,一边解释着自己手机没带的情况。在得到谅解之后,我补偿性地说道:“别生气了,我昨天下了星际大战版的《愤怒的小鸟》,中午给你玩。”
没想到好友白了我一眼,“好心”提醒道:“谢谢哥哥的好意啊,可惜你没带手机啊!”暂时性的思维短路之后,我再次感受到没有手机的不便,以及它的失踪给我带来的种种困难。
在学校的一天过的昏天黑地,整个人没有了手机陪伴,就像是没了半颗心一样空空荡荡。又像是世界末日的提前来临,没有信息的接收与外界的联系,将我完全困在一个只有黑暗空洞的狭小空间之中。
在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打击之后,我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再次爬上了公交车。现在的我已经麻木了,那种格格不入的彷徨也淡了。望着眼前依旧硝烟弥漫的手机战场,我不在是自卑与恐惧,而是陷入了平静的思考:在手机没有普及之前,或许我不会如此迷惘。人们更多的是相互的交流,而不是这样捧着手机,安静得让人觉得可怕。
是手机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还是我们陷入了手机的世界?
教师点评>>>
通过主人公合理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意味深长的社会现象。主题可在文章前段出现,结尾再点题,从而起到首尾相应,文章用过多笔墨形容“没有手机带来的不便”,稍稍弱化了“信息时代人与人缺乏面对面沟通”的深刻主题。但总体而言,行文流畅,有理有据,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说服力较强,尤其人物语言风格幽默诙谐,突出人物个性的同时,又加上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点评老师 上海市西郊学校 钟峻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