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琴、莲莲与我是高中时代好友,我们在不同的城市念完大学,又不约而同地来到上海,情谊之深自不待言。 有闺密的城市即便陌生也不会让人孤单。我们交换职场趣闻,品评相亲对象的怪癖,分享爱情的甜蜜,几年过后婆媳关系又成了话题。
我步入婚姻时间比她们晚一年,抱怨频率却明显高过她们。预定的新房遭遇手续问题,交房遥遥无期。公婆建议婚后同住,我那位“二十四孝”老公自然举双手赞同。虽然千百年来,婆媳共处一屋檐下合情合理,但现在这个年代的城市却不多见。
我一直是我们三个里公认的开心果,所以当我在星巴克里对着她们泪眼婆娑时,两位闺密也沉默了。婚后三个月,家庭矛盾大爆发,诚实的老公转述婆婆大人对我的不满:嘴巴不够甜,手脚不勤快,花钱倒大手大脚。面对这番指责,我真是又委屈又愤怒,见到闺密,自然要大肆地倾诉一番。
琴琴是律师,思维敏捷;莲莲是高校讲师,知书达理,两个人是我在上海这座城市的亲友团加智囊团。
琴琴毫不客气地刻薄了我一通:同学,人家对你的要求并不苛刻。不用说我就能想象出你那德行,回家进门从嗓子哼出一声“妈妈”——甚至都不哼;吃完饭碗筷一推就回屋上网,周末不是外出消遣就是在家里睡觉。你以为你还是娘家的大小姐啊?
我听后立刻火大了起来:搞清楚立场没有?你应该向着我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我婆婆的帮手呢。
琴琴依然坚定地说:我的立场是你的幸福,我当然要客观评价。这位惯于落井下石的“娘家人”悠然吐气,眼神里是一贯的客观和理智。莲莲是购物狂,消费起来之潇洒让我们崇拜,她笑嘻嘻地给我支招:花自个儿挣的钱没什么不对,但是你非要明目张胆地拎着一堆购物袋回家?放在后备箱里,隔段时间低调地拎一个不行?要不干脆扔掉袋子,穿在脚上披在身上,老太太又不清楚你衣柜的底细。还是莲莲的建议比较中听,我当场采纳了。我一百个不情愿地接受了闺密的批评和建议,重新学习做媳妇这门婚姻的必修课。没多久,婆媳危机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