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王家阿婆泪眼婆娑地对我说:她后悔啊,后悔老伴在世时,老两口总是磕磕绊绊,口角不断。其实呢,大都为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并无原则性大碍,但愣是斤斤计较、互不相让,非得辩它个是非曲直不可。为此,老两口难免伤了和气,从热吵到冷战,闹得不可开交。现今老伴驾鹤西去,留下孤单的她独守空房,连个拌嘴的人都没了,不仅屋里骤然清静了许多,连心里也变得“拔凉拔凉”的……
王家阿婆的话让我警醒,不由得就“对号入座”了:以往,在家里,我对内人一向是言听计从,对她的吩咐从不打咯愣的。我觉得,男人的本事,应体现在外面;在家冲老婆耍横是低能的表现。所以我的“脾气好”,在亲朋好友中一直有口皆碑。
孰料,随着年纪老了,受“男性也有更年期”的影响,本人脾性悄然变坏了,非但不再百依百顺,还经常“翻毛腔”。不是嫌老伴太唠叨,就是怪她不宽容。
我也有想法:人活到这份上,不像过去在单位有领导管,回到家里听父母的,凡事都不能越雷池一步。现在退休了,没领导了,父母也走了,乐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活一把了!为啥还要受那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呢?
但老伴不以为然,她说人要“活到老,谦虚到老”。她嗔怪我不虚心、太急躁……就这样,老两口口角频频。尽管事后我也懊恼,告诫自己要冷静,别发毛,但“改过自新”的步子不大。
有人说:“伴侣不是生活中,你爱吃黄瓜他也爱吃黄瓜的那个人,而是你吃蛋清他吃蛋黄的那个人;在福祉的婚姻中,伴侣已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两口子在几十年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一份默契、一份温情、一份平淡、一份理解、一份宽容;既然彼此相爱就要让对方开心,这就是伴侣……”
真是金玉良言!少年夫妻老来伴。我和妻子已经相濡以沫走过了几十年人生旅途,如今老来相伴,正应该将“几十年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一份默契、一份温情、一份平淡、一份理解、一份宽容”继续发扬啊!我决心改正不正确的“自由想法”,继承以往优良传统,待哪天老伴认可历史上的“好男人”已重新归来,就是我告诸亲朋好友,在家史留名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