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房音乐厅的玻璃墙外,夜幕笼罩的露台和草坪上依然热气蒸腾。但走进听众大厅,似一头扎进清凉世界。既然上海夏季音乐节提倡音乐与生活无界交融,外国大师级指挥家迪图瓦干脆脱下燕尾服,身穿中式短褂走上舞台。
在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颇为热烈的《节日序曲》后,迪图瓦返回后台,请出了法国大提琴家卡普松。抱着一把1701年古琴的这位青年演奏家,近年来频频受世界名团之邀,更几乎“横扫”各大音乐节,是国际大提琴界的后起之秀。
在迪图瓦的调控下,卡普松与中国爱乐乐团演奏的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庞大的交响结构并没有给听众造成沉重的负担,鲜明的民间乐曲音符在乐队的声部之间跳跃,引导着欣赏的注意力在旋律发展中流畅延伸。虽然音响实在不给力,但大家还是能清晰感受到乐队的激情和卡普松的精湛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