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只要他能好好照顾邓丽君就够了
邓丽君是惜才、爱才的人,她有心栽培这位热爱中国文化的年轻人,交往不久之后,就为他买了全套专业摄影器材,据说是珍藏级的高档货。两人也常出游找寻拍摄景点,将照片冲洗出来,相互讨论效果。照片里的她总是笑得很开心,很灿烂。明姊形容,那段日子她像一下子年轻了十几岁,还相偕到法国南部靠海边的农场,去拜访过史蒂芬的父母亲,聊得非常愉快,她还向明姊透露过史蒂芬的父母亲很喜欢她,但是她并没有进一步的打算。
邓丽君几乎每年过农历新年都回台湾与家人欢聚。1992年她返台过春节假期时,史蒂芬也同行,她为了打破记者追问他是不是“男朋友”的揣测,曾向媒体介绍他是她的法籍专属摄影师,并说“终身大事”是她最不想提的问题,人过四十,早已不是适婚年龄,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也不同,她一切随缘,不再想追求什么、强求什么,过得快乐就好。
邓丽君回台湾参加演出时,史蒂芬追随在侧,帮她提着随身小包包,还不时上台和邓丽君及乐手沟通,全程伴随并一直注意她演唱时的小细节。他的个性沉静,刻意躲避媒体拍照,极不愿曝光,邓丽君在台上对key和排唱,他就在一旁打拍子,盯着她看,每次都是彩排完才一起离去。
邓妈妈回忆她带史蒂芬回家和大伙儿吃年夜饭,他看起来蛮老实的,话很少,人有些腼腆,但动作优雅,有欧洲男士体贴、有礼貌的气质。邓妈妈并不在意他是不是中国人、年龄是否匹配。她只说,邓丽君都过四十岁了,自己有分辨的能力,只要他能好好照顾邓丽君就够了,只是邓妈妈万万没想到,他连最基本的“照顾邓丽君”都没有做好。
《欧洲日报》的资深记者郭乃雄报道过他们的爱情故事,叙述两个人的确是真心相爱,却无意结婚。史蒂芬年纪还轻,有许多小事在友人看来还不够成熟。例如,邓丽君一向对人宽厚、慷慨。有一回在新敦煌酒店用完餐离去前,在桌上放了两百法郎的小费,没想到史蒂芬立刻在众目睽睽下把两百法郎取回,放进自己的口袋,掏出两个十法郎的硬币丢在桌上当小费。又一次,邓丽君请新敦煌酒店的老板娘沈云在小区附设的游泳池游泳,邓丽君是唯恐对人招呼不周的人,早就打点了丰厚的小费给管理员,这也惹得史蒂芬很不高兴,觉得她出手太浪费,太随意挥霍。
邓丽君的名气大,受欢迎的程度也让他招架不住,他们每到有华人的地方,她都是被包围、被捧着,无形中就冷落了他;沈云和林青霞找邓丽君玩,或者用餐时常用粤语交谈,他也插不上嘴,显得沉静、乏味。诸如此类的事都是小问题,两人世界依然非常甜蜜,1994年范曾娶儿媳,他们联袂参加婚礼派对,邓丽君当天唱了好几首拿手歌,那种快乐与幸福,让在场来宾都觉得她找到疼惜她的真命天子,哪晓得这样的快乐竟如云烟。
经过在法国长期的居住以及旅游世界各地的经验,邓丽君过去保守的观念已慢慢有些改变,她告诉闺中密友当时的想法,认为生活中有人关怀、有人相伴、有人谈谈心,甚至于可以从工作伙伴发展成精神伴侣,就够了,不需要一定用婚姻的枷锁把自己羁绊起来。至于生孩子更是一件必须审慎看待的事,因为孩子要养,也要教育,如果没有好好教,给予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邓丽君非常爱孩子,对哥哥的儿女好得不得了,连婚礼上宾客带去的孩子她都逗玩不已,直嚷着好可爱、好漂亮。她曾不止一次向好友透露,自己最希望的就是养儿育女,好好打扮他们、教育他们。她也喜欢送玩具给朋友的小孩,还认朋友的孩子当干女儿;而且,从年轻时开始就没有间断地在孤儿院认养几位孤儿,按时付养育费,也颇关心他们的成长。
另一方面,她深知自己是一个公众人物,没有隐私,她不愿史蒂芬因为她而失去原有的自由。至于外界所传言的她不肯公开史蒂芬的原因如:他的年龄比她小,或是他受西方文化长大、言语不通、生活习惯不一样等,她说,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问题,主要是她不想让婚姻生活成为她个人生活的重心,她还有很多事要忙,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