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花香》由上海援疆指挥部副总指挥闵师林创作并任总指导,他在会上分享创作心得时说,《沙枣花香》故事虽为虚构,但素材与情感都是真实的:“我每次去看留在新疆的上海老知青,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不把他们写出来,有愧于我三年的援疆经历。因为,在曾经荒诞不经的岁月中,支撑着这片天地的,还有挚爱,我们也要赞美一种闪光的信念。”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评价说,这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戏剧作品:“把二代援疆的政治主题和寻找亲人的艺术主题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这种套层结构奠定了‘以情动人’的艺术基础,并且延伸出很多复杂的人物关系。”
《中国戏剧》原主编黄维钧认为,作为民族题材作品,《沙枣花香》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虽然是主旋律,但突破了过去写民族团结的老框框,把目光聚焦到人身上,写人性,写大爱。演员演得也相当真挚,打动人心。”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研究员李春喜是1968年的新疆兵团人,这部戏让他想起了当初那段岁月:“虽然讲的是刘秦一家人的援疆故事,但所传达的情感有一定象征性,通过朴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民族之间的大爱。”
与会专家一致建议该剧应在新疆加演,“扩大它的影响,深入到新疆少数民族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