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长到防长
虽然法国国内及欧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在对叙动武前必须寻求联合国授权,且美俄已就叙利亚化学武器“去功能化”达成框架协议,但法国对于是否军事打击叙利亚的问题上仍保持“灵活性”。据法国总统奥朗德身边人讲述,法国决策层还不肯彻底放弃军事准备。作为“法军当家人”,勒德里昂无疑是奥朗德“强硬放话”的传声筒。
另有消息说,政客出身的国防部长勒德里昂也对军事行动充满兴趣,而这又与他的故乡有关。据俄“军工综合体”网站介绍,1947年6月30日,勒德里昂出生在莫尔比昂省的洛里昂。这座位于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上的港口城市是军工重镇,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早在17世纪,洛里昂就是法国东印度公司的重要基地,各类为海军服务的军工企业鳞次栉比。二战期间,洛里昂被纳粹德国当作潜艇基地,因此被盟军多次地毯式轰炸夷为平地。战后的恢复重建仍与军用船舶建造密不可分。当地甚至流传着一句俏皮话:“不去制造炸弹,就去上街要饭。”勒德里昂一家同样是洛里昂军工繁荣的受益者。
当然,勒德里昂在年轻时也参加过抵制法国军工复合体发“战争财”的运动。特别是1974年加入社会党后,勒德里昂更是努力树立“和平形象”。不过,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当他于1977年竞选成为洛里昂副市长后,“当家才知柴米贵”的勒德里昂就改弦更张,积极与军工部门搞好关系。1990年,洛里昂造船厂向亚洲某客户出售6艘护卫舰的合同遇到国际政治问题,已是洛里昂市长并兼任法国国会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勒德里昂“上蹿下跳”,竭力促成生意完成。当客户高喊要退货并索取赔偿时,这位一向傲慢的政治人物居然谦恭地用英语向对方求情:“We need time!We need time!(我们需要时间)。”俨然成了法国军工企业的“代言人”。
依靠在洛里昂和布列塔尼的政绩。去年5月16日,勒德里昂担任国防部长后,从阿富汗撤军、军事干预马里内战和打击极端恐怖势力都成了他面临的主要任务。
外界分析,正如同2011年介入利比亚战争刺激法国军火销售一样,勒德里昂内心其实更偏向于对叙利亚采取一定强度的武力打击,从而刺激法国军工业进一步复苏。
规划法军未来
另据英国《简氏情报评论》介绍,在勒德里昂任内,是否介入叙利亚冲突不过是“剧本外的演出”,如何把握经济危机下的法国军队发展,才是他的“核心要务”。按照不久前出台的《2014-2019军事规划法案》,法国国防和军队转型建设注定要在军费预算压缩的困境中蹒跚前行。据专业人士介绍,该法案对未来六年内法军所有涉及作战的优先事宜、武器研发及部队规模进行规划。
据勒德里昂向法国公众做出的解释,规划法案重点详细阐述2020年前法军“模式建设”的八大方向:法军联合指挥控制能力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能确保在战略层次上对参战部队实施作战指挥和国家层面控制;必须在主要作战框架特别是在北约范围内,建立参战的陆海空部队军一级或同等层面的指挥机构;必须建立抗冲击通信结构,由具有产权的卫星构成通信系统,发射2颗军用“锡拉库斯-3”通信卫星;建立联合抗冲击远程通信网、联合信息系统、太空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加强武器装备精确制导能力研发;提高抗生化及核辐射能力;加强联合机构建设,推进信息化条件下全军卫生署、油料署、基础设施网和信息系统联勤署、全军军需署等保障部门建设;网络防御必须符合应对信息入侵的国家规范,具备军事准备和军事行动的伴随攻防能力,形成与各军种组织结构一致的统一、集中、专业化网络防御作战链。
法案还提到未来法军要加强情报获取能力。2017年发射“以空间为基础的多国监视、侦察和观察计划系统”光学空间设备并投入使用,同时进行后续准备工程;将补充型空运载体部署到位;部署4套具有电磁情报侦察能力并可依靠成像传感器定位目标的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和2套“战术无人机系统”,可为地面参战部队提供直接情报支援;为阵风战斗机挂载“新一代侦察吊舱”。此外,保持海空战略核威慑能力也不容忽视。海军方面继续维持4艘可发射M51型潜射战略弹道导弹的核潜艇;研发第三代核潜艇及潜射战略导弹的改进型。空军方面继续维持2个阵风战机中队,用首批2架空中加油和运输多用途飞机更替老旧的C-135运输机;完善ASMP-A改进型中距空对地导弹,并开展后续导弹技术研究。同时,建设勤务运输基础设施网络、海上和空运通信系统、新一代通信系统,继续发展战略核威慑模拟计划。
勒德里昂称,规划法案强调建设一支“缩编但高效”的法国军队,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国防利益和尊重为之服务的一切”。为了以身作则,勒德里昂管治下的法国国防部还带头“瘦身”,实行“更简洁”的新型管理形式。为此,他优先考虑五个方面:首先统一军人和文职人员个人信用管理;其次加强财政事务总署的职能,改善国防预算和财务信息的质量和控制;三是优化各个保障部门,提升部队训练的质量;四是改进器材维护部门,提高物资使用率;五是实行统一而简化的国际联络职能,使国防部具备“更好的一致性”,以便提升地位和影响。 雷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