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季后赛开启至今,比赛无一不激烈、精彩,但场上充斥着各种纠纷、首轮篮协就开出22万元天价罚单……从球员到教练以及球迷,人们的火气为啥这么大?
哨声不公正
哨声公不公?昨晚辽宁同新疆的比赛,将这一话题升至白热化,并引发其他各队关注。
不知从何时起,CBA的裁判,成了一个负面名词。提起裁判,就一定是黑哨、假哨和昏哨。篮管中心对裁判员的管理,始终没有出台过一套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家普遍认为,针对球员和教练出台的“零容忍”制度,反倒是助长了裁判的“昏哨”。
如今,越来越多的魔鬼主场在CBA诞生,大家理所当然认为,CBA的主场优势代表着裁判会对主队吹偏哨,已然变成了一种畸形的联赛文化。
“要杜绝主场哨,篮管中心必须对裁判出台严厉的制度,严格执行,有法可依。”著名解说、前国手陈正昊说。
遗憾的是,用制度来保障,用法律来约束,这条众所皆知的社会规律,未能行之有效地用到中国的职业联赛中去。
教练丢风度
一而再、再而三的赛场纠纷,令各队主教练丢了风度。
郭士强强烈要求观看录像回放改判。然而,根据国际篮联的规定(同CBA),最后1秒出手投篮时,犯规与否不能根据录像回放而改判,但球队可在赛后提出申诉。
而上一轮比赛,崔万军甚至捡起地上的纸杯,回扔向看台,被篮协处以严重警告和通报批评。
从这一程度而言,教练的表现,并不算职业。
CBA季后赛,只要哨声一响,总归是错的。输球的一方,总归将矛头指向裁判。教练抱怨,裁判的不公正,让他们背负巨大的压力,而裁判也抱怨,怎么吹都骂,紧张得不得了。
前上海男篮主教练李秋平感叹,现在各种负能量都积聚在赛场,使得联赛本身变得相当消极,大家都往坏的方面想,“这已不单单是裁判好坏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运动员的素养,教练员的职业等各种问题。虽然我能理解教练的表现,估计也是气昏头,但教练一着急,队员就更着急了。”
球迷显浮躁
俱乐部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同裁判和教练一样,亦是大倒苦水。
这不,首轮过后,针对赛场球迷抛掷杂物,两个主场被罚了款。
广厦副总经理徐菲伦形容,“我每次看比赛都如坐针毡,无暇观战,就怕从看台上扔一个打火机或是硬币下来。”
看球,本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而现在变得很揪心。
徐菲伦说,广厦甚至聘请了头戴钢盔的保安队、巡逻队,比赛中在各个看台巡逻,提高保安级别。“入口的安检级别,和机场差不多。但即便如此,我们总不能收掉球迷口袋里的硬币吧,”为了避免球迷闹事,球场第一排不允许售票,“NBA的场边位置,都是最贵的位置,球迷还能在场内喝啤酒。而我们这里能卖钱的位置全部封掉,这都是无奈之举。”
徐菲伦希望,未来以实名制方式售票,建立球迷档案,将那些闹事球迷逐出赛场。
许多球迷对自己球队客场遭受的不公平愤愤不平,但一到主场,却不由自主地加入到辱骂客队的行列中,并称“这就是主场优势”。多数时候,球迷、球员乃至教练都在说:我们主场见。
冤冤相报何时了!最后得益的是谁?受伤害的又是谁?陈正昊指出,当有一天,国家队走上世界赛场,还怎么适应国际裁判的哨声? 本报记者 陶邢莹
上视五星体育频道今天19时30分将转播CBA季后赛首轮广东与上海第二场比赛实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