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冬奥会,各类场地设施的取名隐隐透着俄罗斯人民的自豪。索契冬奥会高山赛区新闻中心就叫高尔基新闻中心。主新闻中心的新闻发布厅的名字也是一溜文豪——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哪个博物馆。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说这话的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跟索契联系最密切的他,在中国有广泛知名度。
从索契火车站下车,按照地图曲曲折折找到保尔-柯察金街4号,一座绿荫掩映的两层小楼,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索契最后居住的地方。正是在这里,奥斯特洛夫斯基凭借口述写就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居里基本保持了原貌,一份撕到1936年6月30日的日历牌,记录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离开这座房子的日期。对于奥斯特洛夫斯基,中国人始终有着一种特别的情结——留言簿上,一大半的留言都是中文。就在我们到来几小时前,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刚刚到此参观,留言写道:“有信仰,有灵魂,有精神彼岸的人,永远值得人的怀念、尊重。”对于这位耳熟能详的俄罗斯人,怀念跨越了国籍。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