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名为“电动独轮车”的新玩意近日在申城街头出现。与其说它是“车”,不如说它是“轮”,因为它没有扶手、没有座椅、没有刹车,只有一个车轮和两个搁脚的小踏板,站在踏板上保持平衡就能前进。昨天上午,上海滩网友“苏罗明”发帖称,他在陕西北路上看到一个“独轮侠”,引发很高的回头率。
“这种新型代步工具是否可以上路?”面对诸多网友的质疑,交警部门表示,独轮车和滑板、“死飞”(一种固定飞轮,没有刹车的自行车,本报去年11月23日曾作相关报道)等代步工具一样,制动性差、安全隐患大,都不允许在道路上行驶。
独轮车 回头率高 很难掌控容易摔跤
记者了解到,网友所拍到的这个“独轮”名叫“电动独轮车”,也叫“自平衡独轮车”,是一种国外引进的新产品,问世才两年多,却因便捷、刺激而虏获了不少潮人的心。
昨天下午和傍晚时分,记者在中山北路华东师范大学校门口看到,果然有几名穿着时髦的男生,双手插在口袋里,身体挺直,小腿部分紧贴轮盘两侧,脚踩在踏板上,“唰唰唰”地飞驰而过,仿佛脚踩“风火轮”,有人甚至一边听歌一边还玩着手机。记者观察发现,马路旁的人行道高低不平,加上常有障碍物阻挠,他们大多选择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有时会穿梭在机动车之间,全身上下没有头盔、护腕、护膝等保护措施,让人不由得为他们的安全捏一把汗。
有人认为,学生踩着独轮车上路,实在太危险;还有的网友说,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今天,电动独轮车方便又环保,如果推广,自己也想购买一辆。
90后“车主”小陈向记者介绍了这个代步工具的性能:高48厘米、长43厘米,踏板折叠后宽度15厘米,重11公斤,一般时速11公里/小时,最高时速16公里/小时,充电后一次可行驶15-20公里。小陈说,这种代步工具初学起来比较难,必须扶着墙壁利用身体的平衡性来操作,熟练后才能利用身体移动重心来改变运动方向:身体前倾即加速,后倾即停止。“我第一次足足练习了半天,才勉强往前骑了3米。”小陈告诉记者,他每次左脚踏上踏板,右脚一离地就开始摇晃,始终无法掌握平衡,心里特别慌,摔了好几次。虽然能吸引不少回头率,但自己还是不敢骑上马路,且独轮车不适合长距离、下雨天、坑洼地等环境。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本市部分销售非机动车的店铺,都没有发现这种独轮车的身影。不过,在淘宝网上搜索发现,卖独轮车的店铺不少,进口和国产两种价格差异很大,贵的卖到1.8万元,便宜的只要一千多元。一名淘宝卖家告诉记者,他们店里的独轮车为美国进口,虽然价格不菲,但质量安全有保障,已经卖出了几百台。然而,记者点开评价却发现,不少买家认为独轮车“非常不好学”,“练习了2天总算会了”,还有网友在评价中直言“非常危险”“不敢上班骑”“摔得噼里啪啦的”。
对此,交警部门表示,这种独轮车到底属于什么性质还很难说,因为必须有脚踏和链条传动才能被认定为可以上牌的非机动车,显然,独轮车并不符合。独轮车虽然有较弱的制动效果,但并未被法律确定是交通工具,也没有相关的生产标准,容易引起事故,所以在具体操作中,这种独轮车不应该在道路上行驶,只能在公园、空地等特殊场地使用。
据了解,和电动独轮车类似,赛格威(SEGWAY)也是一种新型的代步工具,曾被北京奥运、机场安保使用,甚至比电动独轮车更为“高端”,售价超过8万元。但该车性质尚不明确,因此目前也无法上路。据了解,赛格威在国外很火,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各种限制驾驶的条件。
电动滑板 样子拉风
只适用于锻炼和娱乐
在上海,不少年轻人热衷于穿旱冰鞋、踩滑板车,穿梭于街头小巷,其中大部分是学生。昨天下午,记者从某专卖滑板的淘宝店内了解到,近年来,这种电动滑板的销量非常好,售价在百元至千元不等。电动滑板的底部类似滑板,有轮子,单脚踏在上面可以向前滑行,只不过上面多了一个类似自行车的扶手,来帮助使用者控制方向。这种滑板车比较轻便,有些还可以折叠。
卖家告诉记者,滑板车在春节前夕卖得很好,有时一天就要卖出20辆,来购买的都是学生和追逐时尚的白领。“刹车挺灵敏的,速度也不快,应该比较安全的。”卖家信誓旦旦地说。
与滑板车相似,旱冰鞋也是学生一族热衷的代步工具。记者搜索发现,有一种充电的旱冰鞋近日也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这种旱冰鞋主要靠电池启动,一般充电2小时后可以使用3、4小时,速度可达16公里/小时。
不过,记者查询获悉,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四条规定,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因滑板车和旱冰鞋有一定的速度和惯性,在人流密集处,安全得不到保障。交警部门表示,旱冰鞋、滑板车等都是用来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娱乐的器材,并不属于可以上路的交通工具。
“死飞” 没有刹车
应在专门场地练习
去年11月23日,本报社会新闻版曾报道《“死飞”风靡校园安全堪忧》一文,讲述了学生当中流行起来的这种新型自行车。闸北公园附近一家卖“死飞”的店铺员工称,“死飞”原名FixedGear,是一种场地自行车,售价从1500元至3000元不等,购买群体多为高中生、大学生。
从外形上看,“死飞”除了颜色鲜艳、造型时尚外,和一般自行车并无太大区别,但仔细看,车体没有变速器、挡泥板,也没有传统的刹车闸。在骑行过程中,必须不停地踩。也正因为飞轮是“死”的,骑行的人要通过脚踏来控制后轮从而减速和刹车。
专卖“死飞”的店员说,这种自行车相当专业,对普通人来说,即使装上刹车,也未必安全。老玩家会提醒新玩家戴上头盔、护膝,严格按照“死飞”的使用规范,且一般都在专门场地练习,作为表演和娱乐。
对此,交警部门表示,根据现行的自行车安全要求,上路骑行的自行车应有2个制动系统,一个制动前轮,一个制动后轮,操作系统应足够灵活。非机动车的外形尺寸、质量、制动器、车铃和夜间反光装置,应当符合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显然,“死飞”并不在可上路的非机动车之列,更不该成为学生族的交通工具。
老年代步车 超标超速
无法上牌不能上路
在一些城乡结合部,偶尔能看到一些贴着“老年代步车”的小型车辆驶上街头,这些车辆无牌无照,不用汽油,时速一般为40公里,改装后可达60公里,深受一些中老年人的欢迎。记者曾到周浦附近的一家销售老年代步车的店铺内暗访,发现代步车多为外地生产,销量最好的是三轮式的,14000元的价格,一个月可以卖出五六辆。
此类“老年代步车”打了“医疗器械”的擦边球,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真正的老年代步车和电动轮椅差不多,时速在10公里以下,设计也更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交警部门提醒,“老年代步车”起步猛、底盘轻,容易发生倾斜,刹车构建单薄,无法上牌,也不能上路行驶。据了解,我国对于电动车的时速、重量等都有相关标准,“老年代步车”若作为电动车来说,显然超标、超速;而作为机动车来说,该车型没有相应的质量监督标准,没有进行撞击试验等安全性测试,不在上牌车辆目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