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越来越不好混了。裁员、并购、缩减预算,坏消息接踵而至。一位在世界500强公司任职的朋友上周去新加坡开会,自觉从公务舱降格到经济舱。除了主动节约差旅费外,加薪可免则免,弹性福利也最好忘了吧,一个成熟的员工,当然会对健身卡停发、咖啡茶包消失之类的小事保持淡定,虽然这曾经是外企高大上光环的一部分。
遥想当年,外企挟高新技术、高级营销、高额资本横扫中国,吸金也吸人才,排场也还壮大。如今,外企人一方面优越感在无底线下降,另一方面业绩压力却无止尽上涨。外企的朋友说,以前闭着眼就可以轻松洗劫中国市场,如今则几乎要使出吃奶的力气了。
对于IT、通讯、电子类外企公司员工而言,前路只能越来越凶险。我年前曾买了一部国产智能手机,通话质量像座机,上网速度像飞机,待机时间像孵蛋母鸡,价格却是国际大牌手机的零头,我马上顿悟,大牌们的死期到了。行业洗牌风暴将猝不及防,本土企业开始后发制人,蛇吞大象的神迹空前,但不是绝后的。
不论有多不情愿,外企的中国蜜月都逐渐在终结,超利润的泡泡开始被挤掉,垄断市场更容易遭遇路障,本地员工待遇自然也今不如昔。据说如今IT牛校的牛人们毕业后首选本土新贵,而不是那些听起来牛逼的跨国公司。而从外企空降到民企,再也不需要壮士断腕,有时甚至是人往高处走。能眼睛不眨给出百万年薪的,还真都是本地土豪。
不过,有经验的职场老鸟们从不轻敌,更不会得意忘形,晓得外企不好混,本土也不好混。国企需要路子,民企需要眼色。总之,还是要有过硬本事:要么开疆拓土,创造价值;要么卧薪尝胆,证明价值。左右你都得有剩余价值,不然在哪都混不下去。
陶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