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受困,一段时间来已形成舆论。与往年相比,一批民营企业家的人大代表似面带忧虑,说话欲言又止。昨天,在市人大主任刘云耕参加的小组讨论会上,来自浦东的民营企业龙头老大周成建说了一番肺腑之言:“我们现在吃的穿的都有了,就是想为所在地方、为社会做些事。但真的很不容易。赚钱是一天天的事,做生意是三五年的事,干事业才是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事,我们也想干伟大的事业。世博园区引进了许多央企总部,能不能也给民营企业一小块地,让我们也建幢楼呢?”周成建说这不是他个人的想法,许多民企都期盼政府推进和深化改革,公平地对待他们的市场竞争地位,让他们在获得利润的同时也给中国经济注入更大的活力。 这让我想起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国家在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把大量中小型企业以不同方式进行民营化,媒体那时把他们称作改革的弄潮儿。不久,许多地方民营企业就超越国有部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廿年的锤炼,今天的许多民营企业早已跨过原始积累的坎,具备了企业家精神,我们千万不能让这股经济的动力衰退,甚至停滞不前。
在世博园区给民营企业一席之地,这可能只是周成建的一个象征性表达,但若实现可以向世人表明:改革没有成为过去式。
市人大代表 陈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