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卉市场,不经意间,瞥见了它——小小的一簇草。高约两寸,一个根出来分成三个细细的茎,顶着对开的羽状小叶子,浅浅而洁净的绿。一株羞怯的小草,就这样让我怦然心动,带着点点怜爱的感觉,我忍不住捧起了含羞草。
听卖花人的介绍,才知道原来我对它是久闻其名,今日才一睹芳容!轻轻一碰,果然,叶子和纤细的茎,迅速地收缩,真像是害羞的少女那一低头的温柔。为它选了一个口杯状小巧的花盆,卖花人说:“便宜你了,就当我卖你个盆,白搭这一棵草吧!”
以“白搭”名义买回来的含羞草,我对它的喜爱却丝毫不打折。
它聪明。“害羞”的这种特殊的本领,是有一定历史根源的。它的老家在热带南美洲的巴西,那里常有大风大雨。每当第一滴雨打着叶子时,它立即叶片闭合,叶柄下垂,以躲避狂风暴雨对它的伤害。
它傲气。叶片恢复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但是,如果继续逗弄,接连不断地刺激它的叶子,它就产生“厌烦”之感,不再发生任何反应。这是因为连续的刺激使得叶枕细胞内的细胞液流失了,不能及时得到补充的缘故。
它反抗。体内的含羞草碱是一种有毒物质,人体过度接触后会使毛发脱落。看到一个报道,母子两个经常逗弄放在书房里的含羞草,结果妈妈掉头发,宝宝掉眉毛。
真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含羞草啊!
我赶紧把它从房间挪到阳台上,尊重它的个性,每天去看它,却只和它保持着为它三五天浇一次水的距离。它安然地在那里,纤细的腰肢,越长越高,叶子也慢慢多起来。
外出一周回来,天啊,我的含羞草已经枯萎。叶蜷缩,茎耷拉。我大为心痛,赶紧浇了水,期盼它能还魂。几天后,最短的那根茎彻底枯黄,而另两根顶端的小鼓包各伸开了一对小叶子。它们活过来了!虽然让我想起鲁迅先生那个“细脚伶仃的圆规”的比喻,但毕竟重新拥有了旺盛的生命,我发现了它最让我钦佩的个性——那就是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