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溯源,“过年”的习俗究竟始于何年何月毕竟不可知,只是千百年来,再难以数清有多少文人雅士吟咏过这一年中最难得的盛事,这些文人中,尤以唐代最为出彩。
盛唐总是占尽我们对于历史的所有美妙想象,人声鼎沸、车马骈阗、灯火连城、绫罗翩跹。《大唐新语》里记载了一个同样繁华的正月望日。古时候望日,指的是一月里月亮最圆的那夜,如此算来便是元宵佳节那几日。那日朝廷特许百姓夜行,京城之内无论是王侯将相或是小吏工贾,无不夜游。数百文士纷纷赋诗一篇,偏偏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书独占鳌头,竟为绝唱。苏味道诗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郭利贞诗曰: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崔液诗曰: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正可怜。鹊楼前新月满,凤凰台上宝灯燃。一朝感慨之作,却是至今仍然朗朗上口的诗句。而这一年,恰恰也是龙年。
都说现在“年味儿”不如以往,传统佳节的“传统”也在渐渐消失。然而每当我们不自觉地说起这些诗句时,重合的历史与传承,已悄悄沉淀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