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地产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专访朗诗集团上海地产区域总经理徐珣
     
2013年04月1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诗的“绿色、创新、未来”
——专访朗诗集团上海地产区域总经理徐珣
陈程
徐珣是无锡人,大学读的是上海交大建筑专业。毕业的时候,本来可以以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留在这个地方,却阴差阳错回到了无锡。在政府部门下属的地产公司任职,经历企业改制,出走“下海”,当了三年个体户,又回到“体制内”。2007年进入无锡朗诗,朗诗进军武汉时候,徐珣作为“拓荒者”,在武汉待了20个月。现任朗视集团区域总经理。
  □地产评论员  陈程

  绿色、创新、未来”。被问到朗诗集团的企业理念,徐珣总结了这三点。在朗诗的价值观里,这三点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朗诗为了实现这个理念,十多年来的确很努力很认真。

  “差异化策略”

  徐珣开朗、豁达、真诚,勇于创新的同时又寻求一种内在的沉稳。这恰如其分的代表了朗诗在地产行业里的一种精神。走进朗诗的写字楼,公司前台后面的墙被刷成淡淡的绿色,上面贴着“崇尚人文,尊重创新”八个大字。秉承着朗诗一贯做产品的思路,办公室的装修多用绿色植物、环保材料和节能光源,处处兼顾着空间的合理利用。

  2003年盛夏,朗诗的第一个项目在南京开盘取得成功,当年就成为南京市销售冠军。做完这个产品后,朗诗在摸索中走上了转型之路。“公司打算实行产品和策略的差异化,但是直到05、06年,朗诗内部才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战略,那就是专注绿色地产这一差异化细分市场。”他说。

  2004年,朗诗第一个主打绿色科技住宅的项目“朗诗国际街区”在南京河西地区奠基。“朗诗国际街区”开盘的时候,因为担心市场的接受度低,朗诗还专门举办了推介会,邀请客户、名人、业内专家进行宣讲和现场认购。“当时觉得能卖几十套就不错了,没想到最后竟然成交了近百套。”徐珣说到这里,自己也忍不住高兴起来。市场的积极反馈是朗诗对“绿色地产”概念的一次试水,事实证明,朗诗选择了一条不寻常但却尊重主流价值观的道路。那是2005年,跟现在相隔差不多一个年代。当初认购这个项目的客户,有不少企业领袖,还有行业专家,这一群人成为了朗诗绿色住宅的第一批“粉丝”。

  首个绿色地产项目获得成功后,朗诗寻思着“走出去”。06年开始,朗诗开始了长三角区域的布局扩张,2008年,趁着楼市的相对低谷期进入了上海。江浙企业因为自身的局限,敢进军上海的没有几家,朗诗就是其中之一。“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去上海。这也是朗诗遵循的‘战略差异’,不在一个城市放重兵,分散投资虽然对创业之初的企业来说,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但同时也降低了集中投资的风险,而且布局长三角更利于品牌的推广。”对以田明为首的朗诗管理层有这样的视野和魄力,徐珣一直认为进入朗诗这样的企业选择是对的。

  企业的发展偶有曲折,但朗诗努力做到最好。朗诗的目标是成为全国性有特色的地产企业,而现今的大环境却是,随着市场的分化和调控的年年加紧。前十年是黄金时代,进来的人只要魄力大几乎都可以做出成绩,而未来十年,是白银十年,需要房地产企业真正的做产品、做服务、做差异化。从这个方面看来,朗诗集团正在这个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优秀团队”

  200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在老同学的饭局上结缘朗诗。从无锡到武汉再到上海,跟着朗诗一走就是5年多。经历过“下海”又“上岸”,现在的徐珣感慨很多。

  “朗诗的员工稳定性比较强,我们这边员工时常能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可是真正选择离开朗诗的却少之又少。甚至连猎头公司都很好奇,问我们的员工,为什么不愿意跳槽?”徐总说起这个小故事,发出一串爽朗的笑。

  为什么?我也很好奇。

  徐总说:“朗诗成立之初,只有7个人,十多年里就发展到现在有近千名员工。朗诗能留住人,原因在于公司可以让员工觉得这是一份有成就感和有归属感的工作。朗诗注重员工培养,有多种激励奖励机制,目的就是让员工知道,你的每一个努力和付出,都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奖励和成长。”

  “绿色未来”

  “你知道吗?我们当初做第一个绿色住宅的时候,真的不赚钱。周围的房子均价4000多元/平方米,我们卖的均价是8000元/平方米,看上去好像高出了一倍,实际不是那么一回事。绿色住宅的建筑成本和设备费用占了大头,再加上其他的费用,我们几乎是贴着成本卖,结果没有赚到钱。”

  好卖不赚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朗诗开始进行客户调研,向已经购买朗诗绿色住宅的客户投放问卷,收集信息,对客户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发现客户对许多设备品牌方面的要求和敏感度较低,再比如最初的产品可能连进户门都是国外进口的,现在看来意义不是很大大。”徐总表示,“实际上我们国家现在的制造水平和认证标准并不低。很多绿色住宅的应用技术,国外可以达到的,我们国家完全也可以达到。所以用同品质的合资品牌或国产品牌替代国外品牌完全不会降低用户的生活品质,但是却降低了成本投入和运营成本。”

  不过在现在限购的政策环境下,朗诗还想要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必须需要再一次转变思路。

  “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的比较健康,像这次“国五条”中比较严的政策,实际上上海已经在上两轮的调控出台过了,不能改变外部环境,我们只能从改变自己做起。”2011年以后,朗诗开始了再一次转型,从用产品引导客户需求换成为客户需求生产产品,顺应市场的变化,从单一的产品线发展成多条产品线。“不仅仅是改善型置业需要绿色住宅,刚需置业同样需要,老年人更需要。争取让我们的客户在不同的阶段都可以得到朗诗的绿色居住服务。”徐总说的是生意经,也是绿色住宅未来的的发展趋势。

  不管在激烈的市场中如何应变,可以肯定的是,朗诗对上海区域的发展肯定不会放松。未来,朗诗还将有一系列的拿地动作。除了顺势而为,朗诗也在寻找新的增长点。朗诗已经注意到了养老地产市场的前景,未来将计划在绿色养老地产这一新的领域分一块蛋糕。在房地产业暴利时代终结以后,产业发展的方向应当是利润逐渐趋平与竞争更加激烈的两个大趋势,进入平稳期的房地产业需要谋求创新才能生存下去。

  “绿色、创新、未来”,这是朗诗深谙的生存之道。谈到朗诗未来的发展愿望,他说:“公司希望今年能完成销售回款超过100个亿的计划,2016年希望可以进入中国房地产业30强。”

  徐珣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问:朗诗的信条是什么?

  答:扬点名气,带点队伍,赚点钱。

  问:谁对您的人生影响最大?

  答:人生对我影响最大的第一是我父亲,第二是我自己。人总要自己在经历中成长。

  问:您有没有觉得遗憾的事情?

  答:道法自然,我没有觉得人生有什么遗憾的事情。

  问:您在工作之余,还有什么爱好?

  答:我并不是工作狂,我也希望陪家人去旅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农夫山泉公告
   第A13版:农夫山泉公告
   第A14版:法治新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33版:广告
   第A34版:广告
   第A35版:浦东开发开放23周年特刊
   第A36版:浦东开发开放23周年特刊
   第A37版:浦东开发开放23周年特刊
   第A38版:民生上海
   第A39版:广告
   第A40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环球
   第B06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B08版:科学/新民环球
   第B09版:家装专版
   第B10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商界
   第B12版:地产资讯
   第B13版:地产专版
   第B14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长泰公馆颠覆
   第B21版:长泰公馆颠覆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广告
   第B26版:地产资讯
   第B2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8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2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3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3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40版:广告/新民楼市
朗诗的“绿色、创新、未来”
新民晚报地产专版B13朗诗的“绿色、创新、未来” 2013-04-18 2 2013年04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