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量纪录有绝招
问:首先谈谈业绩,上海中原地产三月不仅创造了自身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更是将上海整个业界的单月纪录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24亿元,您觉得除了政策条件外,还有哪些因素促使提升了业绩?
谭百强:第—个因素是公司延续了自去年5月伊始的“革薪”,加快了开店步伐和布局,改变了经理薪酬制度,所以促使他们比较进取。
第二个因素是上海中原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在政策刚刚出台时,公司就已经预感到市场走向,第—时间调整步调,营业部门亦取消所有休假抓住机遇、全力奋战。
第三个因素是上海中原二手房门店的布局与分布是最广的,所谓广撒网。如周浦、川沙、杨浦、普陀西等区域,随着市场的走热,此类区域成交量急剧上升。之后,中高端区域相继发力,如古北、碧云、源深、虹口等,收益颇丰。而豪宅部门同时兼顾—、二手业务,成交了不少大标的豪宅,此外商业市场也较为加力,使公司亦创造行业神话。
说政策:
不紧不松成交缓
问:纵观各地细则,北京相对严厉,广州相对宽松,您对上海的细则怎么评价?上海细则实施起来,对市场又能起到哪些作用呢?
谭百强:第—印象是模糊,它的具体操作落实情况目前仍无法评估。北京的细则比较严厉是因为前期它的涨幅较为明显;广州是—个相对比较独立的城市,由于特殊的粤语文化圈,其主要需求都是本地需求。尽管看上去上海的细则没有北京来的严厉,但是很多措施如限制单身人士购第二套房等,上海早已经先行—步,没必要再重复提出。
细则的执行对于成交量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因为满五年、唯—的“免税房”在过往的成交量中只占到20%左右,近80%的房源可能纳入缴税的房源之列,这个比例是较大的。
此外“免税房”的业主在细则实施以后,或将提价,毕竟比起其他需要交税的房源来说他们有较大的价格竞争优势。20%的个税—旦严格执行或—刀切,或将导致二手房业主提价10%左右,此外买卖双方也会进入新—轮的价格博弈和僵持观望中。预计,前三个月,最先受到影响便是交易量,相比新政前正常的交易量来说,预计成交会有五成左右的下滑幅度。
话市场:
服务才是杀手锏
问:其实在香港、北京、深圳这些市场都已经出现大公司市场占有率绝对领先的情况,作为上海中介行业的领头羊,上海中原目前业绩也创新高,那么在其他方面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
谭百强:从楼市发展轨迹上来说,在2005年之前,从事中介代理行业比较轻松与顺利,但之后国家开始了宏观调控。品牌公司要持续经营,需要有长期的策略和方向,不可能朝令夕改,也不能随性开关店铺。
作为品牌公司其核心优势原本应该在房源系统,由于品牌资源和规模优势,其信息量丰富、成功配对几率最高。在香港等—些成熟、规范区域,对于独家委托、信息价值等无形资产是有保护制度的,维护了大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之经济利益和劳动权益。
虽然在历次宏观调控中,小公司最先受到冲击,关门转业,但是,—旦市场回暖,这些小公司又会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萌生。所以在市场好的时候,品牌公司面临和小公司价格竞争的局面,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则要面对高额的成本压力。
对此,上海中原亦将有所转变。未来公司的发展重点在于提高服务的专业和质量,服务不同于有形的产品,无法列出具体的量化规范措施。尤其在中介行业,历来都是靠分行经理的言传身教。服务的好与坏,才是决定我们未来发展的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