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白衣天使”,护士对社会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不仅是上海,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存在护士数量短缺的现象。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2.05人。据上海市护理学会理事长翁素珍介绍,截至2013年,目前上海拥有约7万多名护士。虽然近两年数量有所增长,但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多,上海护士仍然存在较大缺口。
什么原因导致护士“不受人待见”呢?身为全国劳模、第二届“左英护理奖”特别奖获得者、普陀区人民医院护士长于井子告诉记者,许多“85后”、“90后”年轻护士从小就是家里的宝贝,在家里连普通的家务活都没干过,却要她们从事为病人倒夜壶、清理伤口等又脏又累的活。而她们的父母往往因心疼女儿鼓励她们转业,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年轻护士的流失。
于井子透露,普陀区人民医院现有护士约400余名,却只能做到每个护士在白天所管理的病人不超过8个,而晚上值班护士可能要同时管理十几,甚至几十个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的病人。长此以往,护士们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形成了极大的压力。然而,护士的薪酬却并不相应于她们的付出。
据介绍,如今拥有上海本地户口的护士越来越少,即使已经在护理专业就读的学生,毕业后也可能选择其他职业,或在工作了1年后转业。而外地户口的护士则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如进不了编制而导致薪酬较低,或因无法安家工作几年后仍回家乡发展等。此外,于井子坦言,许多大学专科毕业的护士都会选择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很难招到优秀人才。即使是4年大学本科,或7年硕博连读毕业的护士,她们做的工作却与中专、大专毕业的护士是相同的,这也导致很大一部分高学历护士的流失。
而临床急需的男护士,因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性较少会主动选择护士职业。于井子表示,在中国,男护士的地位仍然较为尴尬。很多男护士在大学时可能是因为专业调剂而就读的护理专业,工作后也并不能像女护士一般,因为许多病人及家属不能接受男护士。因此,大部分男护士集中在手术室、急诊室、监护室等地方,在一般的住院病房很少能够看见。对此,于井子呼吁,护士在提高素质的同时,社会也应尊重护士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福泽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