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钱惠刚接手上海普陀女足,困难重重,连块像样的训练场地都没有,小队员们只得在简陋的泥地上训练。他们视队员如女儿,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片净土,当好“围墙”和“园丁”,同吃同住同训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钱惠带小学队,孩子毕业了,张翔接着带。丈夫张翔只为爱人的一句召唤,不惜舍弃自己的事业追随妻子的女足梦。
钱惠、张翔夫妻放弃专业教练的优厚待遇,坚守业余足球事业二十年。无论训练条件多么艰苦,无论足球处境多么艰难,他们挺着、熬着、努力着。钱惠、张翔先后获得了上海市十佳教练员,钱惠获得了全国业余训练精英教练员、上海市优秀足球教练,张翔还获得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妻子打稳根基,丈夫精雕细琢”的“夫妻档”模式在圈子里已被传为佳话。
钱惠夫妻之所以能在足球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离不开公公婆婆的鼎力支持。他们从最初帮着带孙女,离开老家安徽舒适安逸的退休生活,到现在保障家庭的后勤工作,无论是儿女的养育成才,还是每天早晚雷打不动的一盘水饺和水果。对小家庭事业的支持和关怀无微不至。
钱惠的女儿是上海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有父母祖辈的以身示范,女儿虽然缺少父母的共同陪伴,但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懂得了体谅和理解。
这是一个祖孙三代有关女足的“中国梦”。从公婆对女足的理解支持,到钱惠、张翔夫妻的投身奉献,再到女儿的踊跃参与,当一个人的事业成为一家人共同追寻的梦想时,这个家庭便集合了无坚不摧的力量。钱惠、张翔夫妻默默坚持,携手并肩,二十年来,他们带领球队参加市、国家及欧洲、世界女足比赛,多次获得冠军、季军等成绩,为国家女足输送了季婷、张颖等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