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变革
作为一家拥有61年历史和12万员工的超大型央企,中国一汽承担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责任。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中国一汽始终追求向质量效益增长型的转变。2013年,中国一汽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141位,在113家央企经营业绩考核中位列第七,获经营业绩优秀单位称号,充分印证了这一经营思路的有效。
相比经营思想的转变,中国一汽深化企业改革的难度更大,力度也更大。十年间,中国一汽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改革突破。一是剥离了企业办社会的功能;二是完成了厂办大集体改制;三是完成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四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国一汽从2012年到2013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了董事会,以总经理办公会为枢纽的内部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完善,为未来的整体上市奠定了基础。
通过改革,中国一汽经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业更加突出,核心资源更加集中,核心业务支撑得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通过改革,中国一汽资本结构实现了重大调整,超过60%的企业和超过70%的资产实现了混合所有制经营,用有限的国有资本,融合、活化、带动了大量的社会资本,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十年创新
思想的转变和深入的改革让企业的效率提升了,而另一个驱动企业加速发展的,则是源源不断的创新。十年来,中国一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始终坚持学习国际合作伙伴的先进经验,从研发、生产、管理到销售,不断提升质量、改善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了管理上的创新。
在自主创新上,2010年中国一汽提出了明确的自主发展路径,在以“品质、技术、创新”为内涵的品牌战略指引下,中国一汽乘用车、中国一汽商用车和红旗三大品牌架构进一步明确,质量制胜战略、蓝途战略、“TQC”服务品牌战略正在有序展开,为企业更长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技术方面,品牌战略下的产品平台构建基本完成,核心总成和核心技术开发实现重大突破。中国一汽在平台搭建上,商用车结合牵引、自卸和改装三大平台,形成了模块化、通用化的系列产品,乘用车构建了M、S两大平台,覆盖了4万到20万元价格区间的产品,红旗构建了L、H两大平台,形成了豪华轿车、SUV和面包车等诸多产品组合。在核心总成建设上,实现了商用车发动机、变速箱、桥的完全自主,发动机涵盖了从7升到13升功率区间,技术和性能指标与国际相当。乘用车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现在陆续投放的产品完全实现了自主的发动机动力总成,匹配自主变速箱的自主乘用车明年将陆续投放市场。
更为可喜的是,在自主品牌最为消费者所诟病的产品质量方面,中国一汽也已经走向成熟,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根据J.D.Power报告,现在奔腾B70的IQS达到95,合资是104,自主平均是155。而VDS故障数,整个行业自主是260,合资是170,奔腾B70是210,已接近合资水平。产品魅力指数,奔腾B70达到812分,合资平均是816分,自主平均是770分。这些都体现了一汽自主创新的成果和体系保证能力。
十年目标
未来十年,对中国一汽而言,在国内,一汽要做行业发展的排头兵,确保国家汽车产业安全;在国际上,一汽要在全球汽车竞争中做到有影响力、有竞争力,有排名、有地位。面向未来十年,一汽自主品牌确定了“中国第一,世界前十”的奋斗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一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实现自主品牌突破200万辆。未来五年将投放18款自主产品,其中自主乘用车品牌10款,红旗6款,商用车的重卡有两大产品将投放市场,保证自主品牌200万辆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再用五年时间,实现一汽自主品牌“中国第一,世界前十”的目标。
实现“两步走”的奋斗目标,主要有两大任务:第一,集中资源做好三大品牌,即中国一汽乘用车品牌、中国一汽商用车品牌和红旗品牌。第二,集中精力过好产品的质量、成本、技术这“三关”。通过十年的积累,中国一汽已经有丰富的技术储备,未来五年,中国一汽将有五款直喷发动机要投放市场。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未来五年将陆续投放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成为用户满意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