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母残疾父患癌,贫困优等生大学刚毕业突患重病哀伤求援———~~~
母残疾父患癌,贫困优等生大学刚毕业突患重病哀伤求援———~~~
母残疾父患癌,贫困优等生大学刚毕业突患重病哀伤求援———~~~
     
2014年05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残疾父患癌,贫困优等生大学刚毕业突患重病哀伤求援———
怎能放弃?他曾想撑起这个家
金旻矣
■心酸的妈妈俯身在小林的病床边 金旻矣 摄
  大学才毕业,人生的画卷刚刚在面前展开,命运却给了林聪辉当头一棒:24岁的他,突患隐球菌性脑膜炎,数次病危,失明、失聪接踵而来,至今还躺在重症监护室(ICU)里等待手术。更不幸的是,林聪辉的父亲一年前刚被诊断出肠癌中晚期,母亲又是肢体残疾的丧失劳动能力者,家境十分困难。 

  “作为妈妈,怎么舍得放弃辛苦养大的儿子?但昂贵的手术费,叫我们如何承担?”昨天,连遭打击的妈妈郑女士禁不住泪水涟涟。 

  失明失聪全靠写字交流 

  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室里,林聪辉躺在床上。看不见,听不到,与人交流的唯一方式就是让人抓着他的手,在他腿上写字。 

  由于ICU的探视规定,郑女士虽然每天守在病房外,但已经一个多星期没见到儿子了。昨天下午,她和记者一起走进病房,拉住儿子的手,写了个“妈”。“妈妈?”林聪辉立即叫道,紧紧抓住妈妈的手,“妈妈,我受不了了,浑身疼,你帮我揉揉。”他的眼里渗出痛苦的泪水。看到平时坚强的儿子被病痛折磨成这样,郑女士心酸不已,赶紧给他按摩起来。 

  “我的眼睛什么时候能看见?”小林着急地问妈妈。郑女士无法回答,只能写个“安”字。聪明的儿子立即猜出来:“安心养病。”他看不到的,是妈妈脸上的哀伤和担忧。 

  林先生说,儿子是去年11月发病的,一开始颈椎疼,后来呕吐不止,12月被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为了除菌,林聪辉在皮肤科住了3个多月,可渐渐地,他的视力、听力急剧衰退。起先眼睛还有光感,后来索性一点儿也看不见了。 

  今年4月,林聪辉出院,可没过几天,又因头疼被120送回医院。急诊医生诊断“颅内高压”,非常危险,当即动了手术,自此一直住在ICU,等体温正常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 

  两年春节都在医院过年 

  林先生曾是钢厂的炼钢工人,妻子左手残疾,没上过班。一家三口挤在20多平方米的一个客堂间里,靠林先生的一份工资艰难度日。林聪辉从小成绩优秀,在光明中学就读时总排在年级一二名,还评上了市三好学生。进入上海海事大学后,是学生会活跃分子。毕业后,他进了一家运输公司,刚上了3个月的班。 

  郑女士说,儿子从小懂事,“给他5元钱买冷饮,回来钱还在口袋里。”上学期间,他一直勤工俭学,为家里减轻负担。毕业后,他权衡再三选择了私企,因为只要拼命干、业绩好,就能多挣点钱。 

  去年春节,林先生被查出患肠癌中晚期。手术后化疗了6次,目前在吃中药,十分虚弱。林聪辉曾经千方百计托人买国外海参给爸爸补身体,还安慰妈妈:“别急,别哭,等我工作走上正轨了,我就能撑起这个家了。” 

  言犹在耳,小林自己却倒下了。“连续两年,我们家都在医院过年。别人吃年夜饭,我们就在病房吃几口泡饭、泡面。”郑女士红着眼圈说。 

  费用昂贵期盼雪中送炭 

  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的代医生告诉记者,林聪辉入院时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和脑积鼻漏,必须做手术进行分流。手术本身操作简单,只待小林体温稳定就可进行。然而手术费用昂贵,而且术后小林的视力和听力恢复希望不大,今后可能长期需要人照顾。 

  得知林聪辉患病,光明中学和海事大学纷纷发起了募捐。光明中学募捐了5万多元,海事大学募捐了约7万元,而小林才工作了3个月的联亿运输有限公司也送来了5万元。 

  然而,这些捐款仍无法填补医疗费用缺口。在皮肤科的3个多月里,小林已经用掉了20多万元,在神经外科的一个月来,也已用掉了9万多元。如果要做手术,光进口抗菌管就需要约5万元。“住院每天要花1000多元,还有护工费,他爸爸还在吃中药,营养要跟上。家里的积蓄和捐款都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儿子一直很坚强,这么久以来,只见过一次他情绪崩溃。当时他摸着我的脸大哭,‘眼睛怎么看不见了?我怎么办?我不想活了’。听到这里,我心如刀割。但是自己的儿子,我怎么能放弃呢?希望大家帮帮我,渡过这一关。”说到这里,郑女士禁不住再次落泪。 

  雪上加霜的小林一家让人伤悲,我们期待古道热肠的好心人伸出援手,雪中送炭助他们摆脱困境。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上海新城区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2版:“海上最美家庭”巡礼②
   第A33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4版:夜光杯
   第A35版:夜光杯
   第A36版:专版
   第A37版:专版
   第A38版:阅读/连载
   第A39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A40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8版:早教沙龙/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0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12版: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怎能放弃?他曾想撑起这个家
报料热线
广告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09怎能放弃?他曾想撑起这个家 2014-05-14 2 2014年05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