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嚼韭菜,好比隐了一个怀春的梦,别有一种风味。《本草纲目》说:“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韭菜性属温热,能增进体力和促进血液循环,像我这样时常感觉手脚冰冷、畏寒易乏的人更应该多吃。
一喜韭菜的绿,那种遇热更加绿得滴翠,见油愈发绿中带光的姿色直叫人垂涎欲滴。二喜韭菜的香,采摘下头尾的枯叶和泥土,一股源自田园的清香扑鼻而来,几乎以不动声色之势就俘获了味蕾。孩子上学必经的路边,有对以卖韭菜烤饼为营生的老夫妻,不论刮风下雪,他俩的身影几乎不曾离开过。与热闹的街市相比,他俩占据的一角并不显得冷清。别看黑乎乎的烤箱不起眼,每天有数百个韭菜烤饼从这里出炉。上班时,人们行色匆匆,起迟的或懒散的顺路就解决了早饭问题。放学时,过往的家长牵着孩子路过,本来就有三分饿,经烤箱飘出的韭香一熏,顿时步子也挪不动了。孩子嚷着要吃,家长便买上几只烤饼,领着他们边走边吃。
而更多时候烤饼不能立等可取,须烤箱边等着。一屉里大约有三样饼:长条样的里面装着韭菜粉丝;扁平状是葱香酥脆的原味饼;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胖子”,是上好的肉馅饼,方正地摆在烤箱末端,身价一个顶五。满当当的饼齐刷刷上了阵,只见大伯手把油刷,撒下葱花和芝麻。那些素衣朝天的面饼立刻换了装扮,星星点点,油光可鉴。
时常一炉饼烤出来后,还轮不着你,那是因为有人预约在先。大伯一边劝着大家别急,一边脱下手套,从口袋里掏出同样黑乎乎的手机,对其一通大嚷:“喂,你的饼还要不要,再不拿给别人拿去了……”风把他的话撕成了人们的牢骚。也许是大妈做饼的速度不让人闲,反正在我眼里看饼也是享受。这一屉做好时,上一炉刚巧出炉。老两口手脚不停地忙活,买者络绎不绝。大伯边收钱,边对挤着递钱的人喊着:“够了,够了。这一炉光了,等下一炉吧。”
寂寂寒冬,裹几只韭菜烤饼回家,竟是对肺腑最熨帖的犒赏。看在眼里,吃在嘴里,焦黄喷香的面皮里,翠绿的韭菜与晶莹透亮的粉丝胶着一体,冒出丝丝缕缕的白气,仿佛还没退却铁皮上嗞嗞作响的煎熬。韭菜烤饼的滋味飘在风里,风也像饱了一番口福,好似沾惹了二月春光,吹得更加怡人。人就更加有福,吃了还想吃,兀自敞开肚皮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