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记得住乡“愁”
吴强
  吴强

  我一直以为,我的乡愁,只不过是长大后,回溯童年时光,时间如水一样滑过去了,一切终于在脑海中变得如同梦境般不真实了,一切物是人非,却又似曾相识,从而像所有有年纪的人都会产生的,那一种感慨、那一种喟叹、那一种无奈,和没必要的矫情。

  所以,看到家门口那条河——母亲在水桥边洗衣服,我在上边总是担心她会掉进河里,哭喊着叫她快上来;哥哥和小伙伴们在清澈的水流中游泳嬉戏,我在上边不敢下水只能艳羡;还有载着鱼鹰的小船有时开过,从水里捞出一条两条鱼时就惹来岸上我们的鼓掌——逐渐浑浊了、淤塞了,也只有一声叹息;

  所以,看到村子外明晃晃的水田——外公、外婆曾经高挽裤腿,在田里播种插秧,忙忙碌碌;儿歌里面唱“布谷”“布谷”的布谷鸟,印象中没有看到,但长着剪刀尾巴黑色的燕子,在水田上方穿梭往来,是那么鲜明刻在眼帘的;秋收时,灯火通明的晒谷场,大人辛劳,孩子玩耍,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逐渐干涸了、填平了,也只有一声叹息;

  所以,看到镇子口蜿蜒的公路——大概是年纪小个子矮,路两边看起来都是参天的大树,哪怕不参天,至少也是树荫浓翳;在路边车站等外出上班的父亲归来、等外出上学的哥哥归来,春天拔茅针可以解解馋,秋天捡落叶可以尽情玩——逐渐荒芜了、砍伐了,也只有一声叹息。

  我一直以为,家乡总是要发展起来,发展又总是要有代价的。我这样不合时宜的乡愁,只不过是这些代价中最不起眼的一小部分而已。直到今年上海两会,看到“合庆镇”的字眼忽然引起人们的关注。我的家乡,位于上海的南部,和合庆一样曾经是上海的一个小镇,一样曾经属于“县”,现在属于“区”。我的家乡环境恶化程度可能及不上合庆,但一样足以让我的乡愁,其实是一种乡“愁”。

  如果说,乡愁是一种诗意,那么,乡“愁”,只能是遗憾。记得住乡“愁”,才可能让乡愁成为我们值得记忆的诗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3版:上海两会·声音
   第A04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5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6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教育/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处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广告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家电专版
   第B22版:家电专版
   第B23版:家电专版
   第B24版:广告
要打假,不要打口水仗
记得住乡“愁”
脸盲症和匹诺曹
舆论“第一反应”当谨慎
夺命B超机
尊重生命,不必等到大灾大难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记得住乡“愁” 2015-01-29 2 2015年01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