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脸盲症和匹诺曹
马丹
  马丹

  人作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生物,对面孔是有天生敏感的。插座上的三眼插口,装了“眼睫毛”的汽车前灯,一幢房子上几个位置恰到好处的窗户,都可以让人联想到人脸。然而,也有些人不谙此道——脸盲症患者时常在人像识别的时候失忆,让迎面而来、热情打招呼的人品尝一把“热脸贴冷屁股”的滋味。

  请原谅,冷漠并不是脸盲症患者有意为之的结果。我有位朋友“脸盲”得厉害,若是对方没有好记的生理特征,诸如庞大的体型、异于常人的五官等等,下次见面换了衣衫、改了发型,认人这件事那当真是要折磨掉她半数脑细胞。就比如,她昨晚突然意识到,这几日沸沸扬扬的好男人明星“离婚门”里的张姓女主,原来就是她刚看过的电影里的女二号。我说,这样多好,遇上仇人也“脸盲”,岂不少去了自寻烦恼的痛苦。

  这几天,英国媒体又犯“脸盲”了,在把“萧淑妃”的照片错当成“武媚娘”登了之后,又把王力宏错当房祖名。这不禁让人联想起最近很火的韩剧《匹诺曹》,剧里当上新闻记者的女主角是一个“匹诺曹综合征”患者,只要一说谎或遇到不正确的事就会打嗝。若是英国人也有“匹诺曹综合征”,或许就没有“脸盲”这件事了。

  然而,有时候,“脸盲”没什么大碍,反倒是看出事情的真实“面孔”,比记住样貌五官更重要。“新闻的真实性”是各国新闻规范的普遍原则,不说谎是职业底线。女诗人写诗猛挖“脑瘫”细节,女贪官落马总不忘写上几笔“通奸”,明星离婚跟踪数月远程偷拍,在点击率、发行量、收视率等刺激下,借公众的猎奇心理“制作”新闻,甚至不惜牺牲他人隐私权,可能与事实报道就渐行渐远。

  也难怪,朋友圈里菠萝科学奖的创始人王丫米要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发起“反热点俱乐部”,不想被一些毫无节操的“头条新闻”绑架。这时候,也别先管脸盲不脸盲了,当个只会说真话的匹诺曹多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3版:上海两会·声音
   第A04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5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6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教育/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处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广告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家电专版
   第B22版:家电专版
   第B23版:家电专版
   第B24版:广告
要打假,不要打口水仗
记得住乡“愁”
脸盲症和匹诺曹
舆论“第一反应”当谨慎
夺命B超机
尊重生命,不必等到大灾大难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脸盲症和匹诺曹 2015-01-29 2 2015年01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