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琳硕士毕业后就到M公司担任软件测试工程师,在这里一干就是7年,从普通工程师做到某个部门的主管,经历和资历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她内心危机感不断提升的过程。
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将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对从事软件业的女孩子来说,残酷程度更甚。
这7年里,陆琳差不多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婚假没有休,结婚好几年也不敢要孩子,只为自己在公司站稳脚跟。今年春节,父母和公婆都提出,再不生就晚了。陆琳不得不考虑自己今后的人生规划,开始试着放慢工作节奏,往上升级的打算也放弃了,最后连主管身份也主动放弃了,重新做回软件测试工程师,薪水比原来少了一半。因为她知道,早晚都得有这一天——过想象中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一边静心为怀孕作准备,她报了周日MBA班去充电,为将来生完孩子后重入职场作打算。
所以,南京的M公司全体裁员的消息被确认时,陆琳并不过于惊讶和激动,虽然同事里有很多人在抗争,希望公司给予最好的结局——重新安排工作。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公司作出了全额裁员的战略决策,重新安排工作根本没有可能。最好的结局,是通过一轮轮的谈判,得到最大额度的经济补偿,保证能有一个安稳过渡。
如今的职场,失业危机一直都在。老板不满意、公司倒闭、新人赶超、业绩不佳等等,有太多的理由会让我们在一个地方再也呆不下去。我们再也不会像父辈那样,在一个单位打下万年桩,安安稳稳地干上一辈子。你得想着万一哪天这份工作做不了,将来还能做什么,现在应该怎样准备?比如说充电,比如说资金的积累,或者人脉的积累。
陆琳的情况是特例,因为她正好将有新的人生规划,裁员对她的冲击相对小一些——即使不裁员,她生完孩子后也未必能回到原来的岗位。但是她的做法,却值得许多职场女性借鉴:如果正好遇上裁员,不如回家准备生孩子吧。